“优鲈3号”的优点:
优点1、生长快,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时一龄大口黑鲈“优鲈3号”生长速度(体重)比大口黑鲈“优鲈1号”平均提高17.1%,比大口黑鲈引进群体提高33.92%-38.82%。
优点2、易驯食,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时间缩短,驯食成功率显著提高。
北方地区加州鲈鱼养殖现状及思考
目前,北方地区的淡水养殖主要还是鲤鱼、草鱼为主,但是这几年的行情都很低迷,许多人都在渐渐尝试新的养殖品种,其中加州鲈鱼就是一个很热门的品种,现将北方地区加州鲈鱼养殖情况汇总如下:
一、加州鲈鱼的养殖现状
北方地区的加州鲈鱼主要采用反季节的养殖模式,先通过工厂化养殖,标粗鲈鱼苗到5-10尾/斤后放置到外塘养殖。
规格在5-10尾/斤的鲈鱼苗今年的价格在4.5-5元/尾,8月份出鱼价格达到20元/斤,后续到10月份一直下降到12元/斤,出鱼规格1.2斤以上。
通过调查发现,今年鲈鱼的养殖户普遍都是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对鲈鱼养殖没有经验,不会通过喂料量推算成品率,导致在8月份价格高的时候没有出鱼,错过了价格的高峰期。
4、销售渠道的建立
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如网络销售、商超、深加工等),以产业链的模式运作,解决非标鱼的销售问题是提高鲈鱼养殖效益直接的方法。
病因:病鱼并无寄生虫,内脏分离不到疑似病原菌,脾、肾虹彩病毒阴性,具体病因上不明确。但也有部分报道为虹彩病毒病引起的慢性型疾病。
症状: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鳃腔后缘有一“血痘”。主要症状为心脏前端动脉球处出现肿瘤,一般掀开鳃盖即可观察到鳃腔下缘明显淤血并肿胀凸起,出现“血痘”似瘤状物。
危害及流行情况:该病通常为热应激引起的代谢紊乱导致血细胞淤积,与水温关系较大,在高温期易发病。
防治措施:该病重在预防,应以水体泼洒碘类等温和型消毒剂和清热的中草药,同时内服清热、抗病毒中草药为主。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在高温天气时应及时施用抗应激药物并水体溶氧充足。
因:该类病鱼往往检测不到寄生虫,内脏也分离不到疑似致病菌,但部分病鱼脾肾检测呈虹彩病毒阴性;疑与生理性缺氧有关。
症状:该类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皮光肉滑”,部分病鱼腹部膨大,挤压有粪便流出;解剖一般无明显异常,且胃内常有饲料。
危害及流行情况:多发于6-9月份,高温多雨季节,特别是艳阳高照时突然下阵雨的时候,造成鱼塘水温剧烈变化、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盐含量升高等,此外夏季半夜溶氧低的时候也极易发生。
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复合碘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平时定期施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进行补菌,维持水质“肥、活、嫩、爽”,在天气剧变时适当控料,并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可降低发病风险。
06、高温季节病害防控措施
保持水体有充足溶氧,在高温季节的晴天中午以及闷热天等恶劣天气的半夜增加开增氧机时间,同时养殖户要在平时储备一些化学增氧剂和抗应激药物,如粒粒氧、高力氧、水产应激灵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平时注意调节鱼塘水质,重视底质的改良,并施用益生菌,避免亚硝酸盐或氨态氮严重超标。用药时尽量选用微生物制剂或中草药,养殖过程尽量少用刺激性大的杀虫药和消毒剂,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在鱼发病时,尽量采用中草药治疗为主,配合内服氟苯尼考或恩诺沙星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以及甘草、大青叶等清热抗病毒的中草药,外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泼洒,并将死鱼及时捞出池塘。
8月高温天气与台风仍将持续,养殖户不但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还要在病害防治上加强力度,调节好池塘水质,科学投喂,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将病害发病率与损失降到低。
后,水产先声祝愿大家都能养出优质的加州鲈鱼,让大家吃上美味的鱼肉呀!
加州鲈鱼苗培育阶段主要病虫害防治
加州鲈(大口黑鲈)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病毒性疾病(弹状病毒等)、细菌性疾病(肠炎、白皮等)和寄生虫疾病(车轮虫、指环虫等),目前针对以上病虫害主要采用“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措施。
1.弹状病毒病
发病水温一般为18–25℃,主要感染加州鲈幼鱼(2-6cm);病鱼的典型临床症状为昏睡、螺旋式或不规则的游泳、腹部肿胀,有的病鱼可见身体消瘦甚至出现弯曲;解剖发现鳃发白,肝脏肿大并可伴有出血点。
防治方法:(1)清塘消毒、水源消毒;(2)购买优质苗种(亲鱼、苗种病毒检测);(3)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环境,减少应激反应;(4)采用温和的消毒药物消毒,控制细菌继发感染;(5)投喂中草药等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