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为典型肉食性特种淡水鱼类,主要栖息于混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在池塘养殖,喜欢栖身于沙质或沙泥质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中,活动于中下水层,性情较驯,不喜跳跃,易受惊吓。加州鲈的适温范围广,在水温1-36.4℃时都能生存,10 ℃以上开始摄食,适生长温度为20-30℃。水质要求每升水溶氧量在1.5毫克以上,比鳜鱼耐低氧能力强;幼鱼爱集群活动,成鱼分散。加州鲈原产地为纯淡水,但经试养证明,在10‰以下盐度,pH值在6-8.5之间的水体均能适应,同时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都能在室外自然过冬,但需考虑鱼体体质及水深。
加州鲈鱼苗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养殖效果,选择好的种苗是加州鲈养殖过程中重要的步。选择健康优质的种苗,可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提高鱼仔活力和健康指数,从而为后期的成鱼养殖提供可靠的保障,使加州鲈养殖效益提高。
一方面要选择不携带病毒的种苗,因为苗种不携带虹彩病毒,养殖中后期不易因加料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选择同一批次的苗种,避免鲈鱼自相残杀;同时苗种分为本地苗和广东苗,本地苗长势较慢,广东苗长势较快,较市场上的苗种长势快20%左右;水花运输可通过空运,这与虾苗运输差不多,驯化好的苗可通过水车进行运输,四五月份运输5、6小时基本没有问题。
高温季节,“网红鱼”加州鲈的病害防控策略
2020年,“火热”的一条鱼,非加州鲈莫属。随着酸菜鲈鱼的深入人心,和清蒸鲈鱼日渐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作为一条“明星鱼”,加州鲈火热的市场行情,当然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许多“新人”也加入了加州鲈的“养殖大军”,加州鲈养殖几乎在全国遍地开花,正逐步演变成中国“第五大家鱼”。2019年,加州鲈的产量已超过47万吨,预估2020年加州鲈产量将至少有5-10万吨的增幅。
此外,夏季天气变化频繁,高温往往伴随着降雨,雨后放晴再转高温,使得鱼塘水质变化很快,波动。外部环境剧烈频繁变化时,加州鲈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是有很大风险的:水质严重恶化,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蓝藻爆发,加州鲈吃食情况不佳,肝胆病变严重;天气突变造成鱼缺氧浮头,泛塘的情况。
本期《水产先声》为大家介绍一些高温期加州鲈常见疾病症状和流行情况,以方便养殖者和技术服务人员更加清楚认识加州鲈病害,采取相应措施对疾病进行预防,同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经济损失。
病因:由鰤鱼诺卡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鰤鱼诺卡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其生长繁殖较慢,对常见抗生素较为耐药,且可在内脏、肌肉等处形成结节包裹菌丝,阻碍了药物对菌体的触杀作用,因此,本病的治疗见效慢、成功率低、成本高。
症状:主要症状为体表花身,创口鲜红,或体表有浓疮,挤压有乳白色脓液流出;解剖可见肝、脾、肾等有白色结节,后肾常见的囊肿物,剪开肌肉可见灰白色结节。取病灶或后肾脓液压片镜检,见交错成团的分枝菌丝即可诊断。
危害及流行情况:诺卡氏菌病是加州鲈中成鱼阶段流行广、危害大的一种细菌病,主要危害 50g/尾以上规格鱼,全年均可发病,通常更易发生在高温期环境较差的鱼塘,诺卡氏菌侵染病鱼免疫器官等原因,本病的治疗难度很大,且高温期发病快,病情急,一旦发病损失往往十分惨重。但是,在准确诊断的前提下,经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依据药敏结果选药、用药,内服敏感药物足够长的疗程,也有较高的。
症状:病鱼主要症状为嘴部和尾部出现溃烂,粘附絮状有机物及污泥,有时也会出现腹部及背部的浅表性溃疡。解剖常可见肝、脾萎缩,胆汁外渗等。取病灶处表皮及鳞片镜检,可见仙人柱或仙人球状典型柱状黄杆菌菌落。
危害及流行情况:该病为主要危害当年鱼。各种规格的加州鲈均可发生,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达60%。发病季节在春末夏季,28~35℃是适流行温度。需要指出,柱状黄杆菌主要由体表入侵,形成体表病灶,但也可侵入肝、脾、肾等内脏组织。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暴雨或“白撞雨”后及时使用复合碘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平时定期施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以及使用适量的微肥等维持水体适宜的肥度,维持水体pH弱碱性等。发病后则可使用复合碘、硫醚沙星等进行水体消毒,若情况严重则需隔天再消毒一次;并拌喂4-5天敏感抗生素与胆汁酸、多维等抗菌保健药物,同时保持正常投饵量以鱼能够尽可能多地摄食到药饵。
因:该类病鱼往往检测不到寄生虫,内脏也分离不到疑似致病菌,但部分病鱼脾肾检测呈虹彩病毒阴性;疑与生理性缺氧有关。
症状:该类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皮光肉滑”,部分病鱼腹部膨大,挤压有粪便流出;解剖一般无明显异常,且胃内常有饲料。
危害及流行情况:多发于6-9月份,高温多雨季节,特别是艳阳高照时突然下阵雨的时候,造成鱼塘水温剧烈变化、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盐含量升高等,此外夏季半夜溶氧低的时候也极易发生。
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复合碘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平时定期施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进行补菌,维持水质“肥、活、嫩、爽”,在天气剧变时适当控料,并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可降低发病风险。
06、高温季节病害防控措施
保持水体有充足溶氧,在高温季节的晴天中午以及闷热天等恶劣天气的半夜增加开增氧机时间,同时养殖户要在平时储备一些化学增氧剂和抗应激药物,如粒粒氧、高力氧、水产应激灵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平时注意调节鱼塘水质,重视底质的改良,并施用益生菌,避免亚硝酸盐或氨态氮严重超标。用药时尽量选用微生物制剂或中草药,养殖过程尽量少用刺激性大的杀虫药和消毒剂,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在鱼发病时,尽量采用中草药治疗为主,配合内服氟苯尼考或恩诺沙星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以及甘草、大青叶等清热抗病毒的中草药,外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泼洒,并将死鱼及时捞出池塘。
8月高温天气与台风仍将持续,养殖户不但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还要在病害防治上加强力度,调节好池塘水质,科学投喂,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将病害发病率与损失降到低。
后,水产先声祝愿大家都能养出优质的加州鲈鱼,让大家吃上美味的鱼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