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富源EM菌水产养殖海参鱼虾蟹春季管理杀菌防病促长
海参的生态习性如何?
自然海区,海参多栖息于水深3-20米的浅海,生活在水质清澄,饵料丰富,无淡水流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或泥沙底,盐度28‰~32‰,PH7.8~8.4,水温不高于30℃,冬季不结冰的区域。
海参饵料以单胞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混在泥沙里的有机质和小型动物尸体为食,捕食时利用触手连泥沙一并吞入。
刺参对水温的要求如何?
刺参是一种寒温带种类,生存的水温-1.5~30℃,水温低于3℃时摄食量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10~15℃时摄食量大;17~19℃时摄取食量又大大下降;超过20℃时进入夏眠。因此说,刺参的适温范围3~20℃,水温低于2℃或大于23℃时则停止生长。受水温的影响,刺参在1年中有2个生长季节,一是春季的3月中旬—5月底,另一个是秋季的9月—11月。
刺参对盐度的适应性如何?
刺参属狭盐生物,对盐度的较适范围26‰~34‰,盐度低于20‰时便有大量的个体死亡、溃烂。水温20℃以下时,水温越高刺参对低盐的耐受力越强。
刺参的生长规律怎样?
刺参有2个生长期,一是水温10℃左右至夏眠前,此时参的体长增加明显,且体壁薄,属体长增长期;二是夏眠后水温降到10℃左右时,此期体重增加量大,体壁明显增厚。因此,在这两个时期多投饵,多换水,特别在秋季要加大饵料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生长。
如何改造虾池养殖刺参?
养参的虾池以20~40亩,长方形南北向,水深2~3米为宜。在池内开挖1条30~50cm深的环沟,环沟面积占池面积的1/4~1/5左右,坡度不宜太大。虾池底质较好的可采用以下方法改造:一是投石法,每隔1—1.5m左右投石一堆,每堆0.5~1m3左右,也可随意向池中投乱石、瓦片等;二是建造人工参礁,采用水泥制造的多孔、多层次,孔径8~10cm左右,便于刺参栖息捕食。对软泥底虾池采用吊物的形式,即在虾池中打桩,用绳索和旧网片架起层面,投放瓦片、筐笼、轮胎石板等在上面。排与排的间距为30~50cm,高度30cm左右,顺着进排水的方向排列。
如何清池和肥水?
池塘进水以淹没参礁为度,亩用生石灰80—100kg或漂白粉10kg浸泡消毒,2天后排干池水,用60目筛网过滤进水50~60cm,益富源水产EM菌液1-2公斤,2—3天池水呈茶褐色,有益菌和有益藻类大量繁殖即可投苗。
优质刺参苗的标准是什么?
体态伸展粗壮,色泽鲜艳,肉刺尖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运动快,伸展自然,排便不粘而散,吃食快。体态色暗而粘滑,肉刺秃而短,粪便粘,管足无力的坚决不要。
参苗的投放密度如何确定?
参苗的放养密度要据规格大小而合理控制,通常300~500头/斤的亩放5000~10000头;规格30~50头/斤的亩放2000~3000头。放苗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换水量的大小,水体的肥瘦程度及是否投饵等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