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又称尾星鱼、猪仔鱼等,隶属鲈形目、丽鱼科、星丽鱼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和圭亚那境内。20 世纪 70 年代引入我国,不但外形可爱,肉味也十分鲜美,可与石斑鱼媲美。地图鱼是一种食用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尤其是作为一种的热带观赏鱼类,倍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因此,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图鱼在大水域生活在水体中下层,对水质要求不严,可在弱酸性至弱碱性的水体中生活。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2~32℃,佳生长、繁殖水温为28~30℃。要求水中溶氧含量高,属于肉食性凶猛鱼类,不能与小型鱼类混养。地图鱼虽然体态粗笨,但游泳快捷,反应机敏,捕食机灵准确。食量较大,比较贪食。当饱食后或处在拥挤环境下,它便懒洋洋地侧卧打盹如猪,故南方又戏称为猪仔鱼。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随着个体长大,逐步转为摄食小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摄食冰冻的小鱼、虾、碎肉、鱼块、动物内脏等。经驯化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同时也是观赏鱼中有感情的鱼,喜欢与人亲近,它甚至可以认出长期饲养它的主人,当人走近时,它会转动大眼睛、摇头摆尾索要食物,能跃出水面接住主人手中的饵料。地图鱼属于卵生鱼类,18月龄进入成熟期,每年可以繁殖多次。
地图鱼 12 个月龄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但作为繁殖用的亲鱼以选择 1.5 龄为理想。体长 30厘米以上、体重500克以上的个体为好。要求形态标准、体表光滑、鳞片、鳍条完整、色泽鲜艳、图案完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雄鱼色泽鲜艳,雌鱼腹部膨大。
在繁殖季节,雌、雄亲鱼可自行配对,在配对时要注意,要选同窝的鱼作为“夫妻鱼”,以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雌雄比例 1:1。地图鱼一年可多次产卵,每次产卵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000~3000粒。
成鱼养殖:水源为地热井水,出水温度28℃左右,池塘面积 1 亩,水深 1.5 米左右,全水泥池,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并配有增氧设备。每亩放养 10 厘米地图鱼 400 尾,每天投喂3 次,上午、中午、下午各 1 次,饲料为加州鲈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40%~42%,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经过6个月的饲养,地图鱼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