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形似罗非鱼,但身体更宽阔钝圆,头大、嘴大,背鳍基部很长,自胸鳍上方背部直达尾鳍基部,鳍条前部是锯齿状短硬棘,后部软鳍条较长,与臀鳍成对称状。腹鳍胸位,鳍端尖条形,尾鳍后缘圆形。鱼体的基色为黑色和黄、白色,上有不规则的高粱红斑点,间杂红色条纹斑块,颇似一幅地图,故得名地图鱼。尾鳍基部有镶金边的红色圆环,闪闪发光,酷似夏夜的星星,故又名尾星鱼。地图鱼有许多变异种。如红版地图、白、黄花、红眼地图鱼等。
地图鱼幼鱼期可投喂水蚯蚓、水蚤、孑孓, 当个体达到1.8厘米以上时, 鱼虫已不能满足鱼体生长的需要, 此时可投喂小鱼虾等活饵料及人工饲料等。但饲料投喂应注意要定时定量,以水质清新, 每天投喂2~3次, 人工饲料应在投喂后10分钟食完为宜。
成鱼养殖:水源为地热井水,出水温度28℃左右,池塘面积 1 亩,水深 1.5 米左右,全水泥池,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并配有增氧设备。每亩放养 10 厘米地图鱼 400 尾,每天投喂3 次,上午、中午、下午各 1 次,饲料为加州鲈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40%~42%,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经过6个月的饲养,地图鱼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