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个体较大,体长可达 30 厘米以上,体重达 500 克以上。在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投饵充足的情况下,一年即可长至 25~30 厘米。可存活 10 年以上,在热带观赏鱼中属于高寿鱼。
同时也是观赏鱼中有感情的鱼,喜欢与人亲近,它甚至可以认出长期饲养它的主人,当人走近时,它会转动大眼睛、摇头摆尾索要食物,能跃出水面接住主人手中的饵料。地图鱼属于卵生鱼类,18月龄进入成熟期,每年可以繁殖多次。
地图鱼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观赏鱼, 所以养殖的水族缸要大些, 规格在80厘米×45厘米×50厘米的水族缸, 可放养10尾左右体长在5~10厘米的地图鱼或5尾左右体长在20厘米以上的地图鱼。水族缸布置时要同时配备充氧设备、过滤器、温控装置及照明灯等。
地图鱼对水质要求不严, 在弱酸性、中性和微碱性水中都能正常生活, 自来水经过晾晒2~3天即可使用。因为新鲜的水质可有效刺激鱼体新陈代谢, 促进其生长速度加快, 所以应适度加强水质调控。一般每天换一次水, 换水量为1/3~1/2;同时加强池底清污工作, 在夏季炎热时, 每天均需清污1次, 其他季节可适当延长清污间隔时间。
在繁殖季节,雌、雄亲鱼可自行配对,在配对时要注意,要选同窝的鱼作为“夫妻鱼”,以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雌雄比例 1:1。地图鱼一年可多次产卵,每次产卵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000~3000粒。
苗种培育及水质调控:开始投喂洄水、丰年虫无节幼体及60目网过滤的小型水蚤,1周后投喂大型水蚤、水蚯蚓,当仔鱼长到 4~5 厘米时,可开始投喂粉碎后的小鱼小虾或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喂量掌握在以 90%以上的鱼吃饱游走为宜,每天投喂4~6次。培育仔鱼期间,要做到勤排污,用吸管吸出缸底积粪、残饵等污物和下层水,但应注意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大,换水量为 1/3~1/2,加水的水温与缸池的水温尽可能一致,大温差不要超过1.5℃,以保持水温的稳定。饲养期间,要经常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情况,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发生,及时分缸、分池,大小分开饲养,避免相互残杀。地图鱼性情较为凶猛,适宜单养。随着个体的增大,尽可能安排在室外大池进行饲养,这样,一是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室内,放养密度可加大;二是体色更为绚丽多彩,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