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的色彩包括一到数种颜色,其中包括:白、黄、橙、红、黑和蓝(一种由于鱼鳞下黑色所呈现的浅灰色阴影),颜色成无光或有光泽的。尽管图案有着无尽的变化,但好的图案是头顶的圆形小斑点和背部阶梯石状的图案。鱼鳞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大或小;或者有皱褶,如同“钻石”一般。锦鲤为杂食性。锦鲤生性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对水温适应性强。可生活于5-30℃水温环境,生长水温为21-27℃。
白底上衬有红色花纹的锦鲤称之为红白(育成此种的时间是1917年)。如果说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能给人们欣赏锦鲤以雍容华贵之感,而红白则能给人们以质洁高雅的享受。红白的基调底色为纯白色,像雪一样白,红色则鲜艳无比,类似金鱼中鹤顶红的颜色。这两种颜色在鱼体背部形成美丽的花纹,所以有人在欣赏红白锦鲤时常用“始于红白,而终于红白”的语言形容,其意思指锦鲤早出现的是红白颜色,以后不断出现其他品种而受到人们的赏识,但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反复品味,后还是觉得红白为高雅。
“金松叶”是“松叶黄金”的别称,是显示茶褐色系统的黄金种特征,是金色松叶之意,肌地色调浓厚者光辉很强。“金松叶”白肌地色调浓厚的到山吹色(金黄色)淡薄的有各类,经过改进,头歆秃头、光辉强的为主流,可是或许太倾向山吹色(金黄色)致松叶纹减弱了。
德国黄金是以镜鲤为基本,所以背部及两腹部排列大鳞为精彩之处,但在池水中,其无鳞之处特别发光。另一方,鱼鳞退化的革鲤德国黄犹如金属加工造型品,但无论如何闪闪发光,比之镜鲤在品位上略逊一筹。又大鳞相叠的“铠鲤”,无论光辉多好,仍无鉴赏价值。一度水族网认为德国鲤是以鳞排之美为。
自德国黄金产出的墨黑德国黄金鲤称之为“罗汉”,其银色光泽者即称之为“银罗汉”。是在昭和30年代(1955)出现,其背顶及胸鳍发出暗褐光泽,犹如木刻佛像古董。昭和33年(1958),南荷顷的不泽久作氏以“金兜”(Kin Kabuto: 金色头盔之意)雌性鲤与德国三色的雄性鲤交配产出者其体色特优,但终于不能大成,已经很少见到。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