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疾病防治
昨天去看了一家养斑点叉尾鮰鱼的,鱼是从乌江拆网箱拉回来的,因为长途运输,损失了有几千斤鱼,后来经过陆续用药,控制了死鱼。一周前,早上缺氧浮头后就陆续出现死鱼,刚开始死亡量不大,但温度一升高,突然死亡量就加大了,且现在叉尾鮰价格上涨,老板一下就乱了。问了一通下来,有说用原粉的,有说用这种药的,有说用那种药的,其实这个时候,怕的就是老板中途换药,确定了用药方案,药效肯定是要几天才见效的,怕用药后今天死亡没减少换一种药,明天还没有减少又换。
1、斑点叉尾鮰难治的就是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CVD) ,病鱼症状:病鱼垂直悬浮于水中。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解剖可见腹水。鳃丝发白,眼球突出。解剖后肝,脾,肾有出血斑。解剖肠道无食物。水温30度左右易发生。 针对体长14厘米以下的叉尾鮰苗种易出现。
三、早改底
在越冬期间,很少有客户坚持改底操作。当3-4月气温回升,水体上下出现对流,底部的有毒有害物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从底层向上层扩散,底部有害细菌大量繁殖,细菌、虫卵等随水流进入水体,鮰鱼体质尚未恢复,易引起发病死亡。3月份投喂量恢复后,氨氮容易升高,水瘦,藻种少。
改底:建议使用底倍健(2-4亩/包)进行至少一次改底操作。
四、两虫两菌
进入4月份后,温度适宜,寄生虫虫卵大量孵化,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因此要注意虫、菌预防操作
杀虫:当气温20度以上时(清明节前后),可选择安全药物杀虫一次。杀虫前两天开启增氧机,促进虫卵孵化。杀虫后,及时使用海联科3201+应激灵全池泼洒,,抗应激;
消毒:采用海联科二氧化氯(2亩*米/包)进行消毒;
五、风险管控
进入4-5月份后,未卖鱼的池塘鮰鱼存塘量大,天气不稳定,容易倒藻,浮头或泛池风险大,建议夜间多巡塘、有问题早开增氧机,备好海联科3201、应激灵;刚放苗的客户建议提前做好内服工作,恢复体质,增强对疾病的体抗力。
容易导致鮰鱼发病的内因素的管理
体质管理要求:鮰鱼是无鳞鱼,体外没有鳞片这层保护层,对外界的应激很敏感,外界一些有毒物质也相对容易进入体内对一些器官造成伤害;鮰鱼的肠道短,有原始形态胃,容易出现套肠现象,所以鮰鱼的体质管理也有其特殊性。
1.投料管理:鮰鱼有原始形态的胃,能短时间储存食物,很好食,一定要控制好投喂量,而且其投料有几个时期需特别注意,一个是越冬前,不要过早的停食,以防越冬后由于体质差而容易得病;一个是早春开食期,一定要控制投喂量,切记不能投喂量变化太大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套肠病。
2.肠道健康:鮰鱼的肠道短,前后的大小不一样,为了提高肠道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套肠病的发生率,肠道健康不容忽视。
建议方案:①建议投料尽力做到少量多餐;②建议定期用板黄散+应激宁3型+优肠乐内服,可保持好肠道健康降低饵料系数。
3.保肝:在投料喂养的情况下,肝脏的负担很重,水体中过多的有毒物质进入鱼体后,也要通过肝脏降解排泄,更加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所以鮰鱼的肝脏健康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议方案:定期内服板黄散+应激宁3型,能够非常有效的排解体内毒素,修复受损肝脏,还能有效降低出血病的发生(特别是在5月和9、10月小鮰鱼养殖时期,对出血病的预防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