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科学养殖重在预防,贵在坚持。
随着水产养殖业不断追求利益大化,鱼类疾病也频繁发生,如何做到防大于治,需要不断总结判断,其中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春季爆发性疾病、爱德华氏菌、夏季出血等疾病对鮰鱼养殖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增加了养殖公司的死淘率,对养殖场的综合效益影响很大,建议根据养殖季节、生长阶段、投喂量等制定全程保健方案。
增强体质,降低死淘率,采用内(鱼体)外(环境)结合的方式,如下:
内:越冬前、养殖高峰期、开春后三个阶段定期检查鱼体体质情况,增强鱼体肝脏、肠道保健及非特异性免疫,增加免疫蛋白因子Igm的分泌,吞噬细胞的活性剂数量等。
外:控制应激源,如检查水质情况,切忌转塘。不同的温度下投料量的控制,同时应激情况下代谢糖蛋白的代谢加快,池塘溶氧更加重要。
斑点叉尾鮰开春管理技术要点
购苗入塘前的准备,主要作用是预防病虫害,减少死亡量。
具体方法如下:
1.取鱼苗3-5条用显微镜镜检鳃部体表否有寄生虫,
2.解剖鱼观察肠道是否饱满厚实
3.长途运输鱼苗应激反应严重,在下车前每个罐车中放入应激宁3型,水产复合多维(100-200g)浸泡半个小时及时抗应激促进黏液的恢复。
4.鱼塘放苗要提前在塘中泼洒应激灵,进一步改善入水环境,减少鱼苗的应激反应。间隔一天使用一次,总共泼两次。
购苗入塘后的方案,主要作用是抗应激,截断细菌感染,提高鱼苗成活率。
具体方法如下:
前两天驯化,尝试投料,鱼苗下塘3小时后开始,投料按鱼体重1/1000投料。
饲料中添加应激宁3型,制菌灵,达克菌用量按各一包用一包饲料,间隔3小时后再喂一次,如在晚上就只投喂一次。
1.饲料和药品搅拌均匀后,按饲料重量的40%添加水再次搅拌,比例为10斤料4斤水。
揉成饼状在鱼塘边缘水深半米位置放置料台,沉于水下投喂。
2.药饵饲料加水30%充分润泽后,压缩成团揉碎撒至鱼塘边缘。此方法不可控,需少量多次投料。
第二天:检查料台观察鱼吃料情况,清除没有吃完残饵,如果鱼苗充分采食,按1/1000比例,各一包用一包饲料,药饵改用达克菌,应激宁3型,多维(加大剂量),投喂方式同前天,连用4天。可尝试水面撒投放药饵料。
三、改变养殖模式,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改变投喂次数、选用膨化料等方式促进鮰鱼健康生长,形成鮰鱼当年养成模式,一方面避免越冬掉膘问题,有效降低饵料系数0.1-0.2,单吨饲料多出80-150斤鱼,根据目前鮰鱼10.5元/斤的价格,可增加800-1500元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节省了塘租、水电 、渔药等费用支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