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昌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主营罗非鱼苗,土塘角鱼苗,叉尾鱼苗,桂花鱼苗,草鱼苗,斑点叉尾苗,建鲤鱼苗,加州鲈鱼苗,大口鲶鱼苗,罗非鱼苗,白鲳鱼苗,黄骨鱼苗,银鲫鱼苗等二十多个品种鱼苗,规格成活率高,欢迎致电咨询
鱼苗场拥有二十多年养殖经验,是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养殖户的供应商,可以免费提供鱼塘养殖规划等各种优质服务,实现共赢。鱼苗场对于广西贵州云南等邻近区域实行量大专车送货上门的优质服务,量少的实行班车托运服务,对于较远的地区,我们用双层氧气袋包装装箱服务。
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学名Red Tilmpa,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红罗非鱼源于以色列,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 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
1、体型、体色: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不同地区、不同品系其杂 合性不同。体色有粉红、红色、儒红、橙红、橘黄等;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 奥尼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等。
2、生活习性: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窒息 点较低,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生活,适温范围15-38”C,致 死温度低7”C,高温度42”C。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天然条件下以浮游 植物为主,也摄食浮游动物、底栖附着藻类、寡毛类、有机碎片等。人工投 饲可直接摄食豆饼、花生讲、黄村、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
3、生长、生殖:红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当年苗种可长150-750克。鱼苗经 120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因品系不同有所差异,如星洲红鱼和彩虹 织初次成熟个体300-400克,属多次产卵类型,成鱼每年产仔约300-2000尾。 幼鱼用甲基宰丸酮诱导转性可获得95%以上的雄性率。
红罗非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为热带鱼类。据资料介绍,红罗非鱼原由我国台湾省于1965年从以色列引进,1968年在台湾引起重视,不断扩大养殖规模。1973年10月由原国家农林部、外贸部组织的赴日本水产养殖小组,接受在日华裔赠送,得鱼苗229尾而引进我国大陆。这批鱼苗因后代分离大,生长速度逐年衰退,推广价值下降而淘汰。1981年,珠江水产研究所经香港从台湾重新引进3厘米的红罗非鱼苗110尾,成活72尾。这是较早引进的鱼种。红色个体比例分别为75.8%和80%,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0.87%~~16.73%和12.4%。群体产量分别提高13.72%~25.54%和25.2%。常规养殖亩产量在300公斤以上。近年发展小网箱养殖,在福建等沿海省份的部分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红罗非鱼。我省界首市砖集镇1998年做过试验,在面积约100亩、深4~5米的河道中,设置长6米、宽5米、深1米的网箱3只,总面积90平方米。7月8日从福建购进3~5厘米的红罗非鱼夏花7000尾,投喂鳗鱼颗粒饲料,每天两次。经三个多月的饲养,平均体长25厘米,体重280克,成活率85.7%,总产鲜鱼1680公斤,减去鱼种及运费、饲料费等,盈利数万元。以生化遗传和细胞学分析说明红罗非鱼可能是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杂交变异种,其亲缘关系接近尼罗罗非鱼,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体色以红、黄为主,色彩鲜艳,十分诱人,具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由于其体形象海水鱼真鲷,肉味鲜美,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彩虹鲷”。红罗非鱼体侧扁,体长为头长的3~3.1倍,体高的2.4~2.5倍。口小,口裂不达眼缘。背鳍硬棘16条,软条12~13,侧线分上下两段,沿侧线有鳞片29~30枚。
1.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红罗非鱼与其它罗非鱼一样,对池塘要求不高。一般以5亩以下为好,主要便于管理和起捕。池深2米,水深1.5~~1.8米左右。水质较好,可换、注水。苗种投放前要清塘消毒、施肥培肥水质。
(2)鱼种放养:按亩总产500~600公斤的要求,主养密度,每亩可3000~~4000尾夏花,或放越冬鱼种10~~20克的越冬鱼种1500~1800尾。前者秋季尾重可达150~~200克,后者应在400克左右,以放大些的鱼种为好。另配养鲤、鲫、鲢、鳙等鱼种200~300尾。混养密度,以"四大家鱼"为主,混放尾重5~50克的越冬红罗非鱼种200~500尾。秋季出池规格250~~500克。鱼种投放应在水温稳定在18℃以上进行。
(3)饲养管理:饲养前期鱼种规格小,喜群游摄食,应注意适当投喂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促进鱼种生长。由于鱼群密度较大,投饵施肥多,容易出现浮头,要勤换水、加注新水,如配有增氧机,要适时开机增氧。养殖后期,即8~9月,部分鱼已达上市规格,要及时起捕,一是可利用捕鱼淡季进入市场,提高售价,二是减小池鱼密度,抓好后期管理,提高规格。
加强管理
(1)日夜巡塘。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气温3次,每周测一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一次并做好养殖日记。
(2)调节水质。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30cm。一般每周施肥一次,每次施入人畜粪肥,用量按每亩150~200kg。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
(3)防治鱼病。首先要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苗种消毒,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0.1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二是定期消毒,每10~15天施生石灰按每亩15~20kg化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三是开机增氧: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即开增氧机。
(4)均衡上市。彩虹鲷属热带鱼类,10~11月左右天气较冷时易死亡,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宜提早放养早繁苗或放养越冬苗,争取早上市。
中后期管理
(1)饲料投喂: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温度是22-32C,食欲旺盛。投喂范围要广,尽可能使所有的鱼种均衡摄食。其饲料有菜籽饼、糠饼、麦麸、花生饼、豆饼等,好混合使用。有条件的投喂罗非鱼全价配合饲料,一日投喂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日投饵量:体重10-20克,5-7%;20-50克,4-6%:50-100克,3-5%;100-200克,2-4%:200克以上,为鱼体重的2%左右。
(2)水质调控:在5月中旬至6月可逐渐加水至1.5米,7、8月是高温季节,加水至1.8米左右,有条件的好每星期换水一次,保 持水质清新,防止泛塘现象。
(3)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鱼种放养前可用4-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5-9月是鱼病多发季节,每隔半月可用漂白粉lppm或生石灰20公斤/亩全池泼洒。有鱼病征兆时, 可采用抗菌素和维生素药饵投喂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