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自然界中捕捉,很少进行人工养殖。但由于它具有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快、饵料杂且易得的优势,因此从养殖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易饲养又可获得产的鱼类,已成为池塘、网箱、庭院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泥鳅又称鳅、鳅鱼,属鱼纲、鲤形目、鲤亚目、鳅科、鳅亚科、泥鳅属。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我们通常养殖的泥鳅是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由于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外表区别不明显,人们通常把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统称为泥鳅。
以养殖一亩面积泥鳅,投泥鳅苗10-20万尾为例:
一、 成本分析
基本场地建设预算(各地价格有差异,仅供参考)
1.种苗费用5000-10000元(投放10-20万尾,以0.05元/尾计算)
2.饵料成本3000元(纯购买饲料)
注:如果养殖池中的水草、腐殖物、水生物、浮游生物丰富,加上自己产的米糠,麦麸,豆渣,蔬菜等作为饲料,或者人工养殖一些蚯蚓,蝇蛆作为饵料,饲料成本将大大降低,利润会更高。
3. 其他费用:水电、鳅池改造等其他开支1000元左右。成功签订合同天网等材料公司免费赠送。
合计:约9000-14000元
二、 收益分析(仅供参考)
1.养殖周期:泥鳅养殖一般养殖3个月左右成熟
2.每亩产量:3000斤以上
3.售价:按市场价11-16元/斤
4.销售额:3000斤 × 11元/斤 = 33000元 净收入1.9-2.4万元/亩元
3000斤× 16元/斤 = 48000元 净收入2.4-3.9万元/亩元
三、 效益总结
1.养殖一亩,周期收入1.9-3.65万元左右,泥鳅一年可养2-3批次(根据当地气温变化而定),单人可管理5-10亩,家庭养殖可管理10-30亩。
2.第二年以后,养殖户通过对泥鳅养殖技术的更深层次了解,自己培养种苗,养殖规模不变,建设场地的费用不用支出,第二周期单位亩产出效益更高。
除泥鳅养殖外,还能套养水稻、莲藕、菱角、西洋菜、空心菜等混养双丰收,亩产值轻松破万。
办场经营提示要实现上述目标效益,需具备以下条件:
1.掌握场地规范化建设,种苗,成活率,管理饲养技术是关键。
2.创造良好的泥鳅生态养殖场地环境,要严格、科学、规范、管理。
台湾泥鳅小投资 见效快 致富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