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腹泻
多由温度和饮用水引发,多发生于羔羊,所以应采用各种保温措施,如产羔合地面多铺一些干燥垫草,尽量不饮冷水,注意羊舍保温,如不出现脱水和转化为其它疾病一般不须用药治疗。
第二、消化性腹泻
控制羊的饲料采食量,主要控制精料、豆科牧草的喂量,饲料变更要逐渐进行,要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期,使羊只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人工哺乳的羔羊,喂奶粉要定时,定温,定浓度,定每天饲喂次数,定每次饲喂量,防止其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对腹泻较重的羊只可静脉注射%的葡萄糖溶液或.9%的生理盐水及碳酸氢钠,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口服—利好口服液或者乳酸菌片。
第三、寄生虫性腹泻
根据检出的寄生虫卵种类采用药物驱虫。一般情况下,可先口服地克珠利,隔7~天后再皮下注射多维菌素,用药量按药品说明书,口服驱虫药在早晨羊只空腹时进行。羔羊球虫病治疗:磺胺二甲基嘧啶、金霉素、莫能霉素、盐霉素。
第四、中毒性腹泻
在羊只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允许有一定时间的腹泻,有利毒素排出,但是要控制不要使羊只脱水。同时,可以投服一定的药品。如达子香和山葱中毒,可以口服绿豆面,每只羊每次灌服~克,配合肌肉注射阿托品,缓解中毒症状。对中毒羊只静脉注射~%的葡萄糖注射液,VC注射液~ml,青霉素万单位,链霉素万单位,地塞米松~ml,复方甘草单铵注射液~8ml(~ml.9%氯化钠稀释)静脉注射,如羊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可肌肉注射强心剂适量。
第五、细菌病毒性拉稀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轮状病毒诺瓦克、柯萨奇病毒都能造成严重的拉稀。很多时候都是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羊牛拉水状粪便,发烧,精神极差,鼻子干燥,眼睛发红并且有眼屎。
治疗方案:希拉克注射液+肠康 左右分开注射
说到细菌病毒性拉稀就有必要插播一下血液原虫造成的拉稀,因为血液原虫造成的拉稀和病毒性拉稀极为相似,不是人员和极有经验的医生很难区分,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贫血。血液原虫造成的拉稀会有贫血现象,具体怎么分辨,就是用排除法,其实也是预防法。拉稀用什么药呢,在牛羊严重拉稀,发烧,井喷一样的拉水,尽量不要用太猛烈的抗生素、止泻药。如果使用止泻,不拉稀了,牛羊反而没有精神了。为什么呢,拉稀本身是机体的一种体现,止泻,毒素内蕴,又中毒了,动物还能精神吗,所以止泻药不要盲目加量。不管是哪种拉稀都是细心活,不能蛮干。在拉出肠组织碎片的情况下更不能盲目加大药量。要懂得综合治疗。
第六、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可以穿过胎盘感染,特别是怀孕早期。
牛潜伏期自然感染为7~10天,短的2天,长的可达14天。人工感染为2~3天。
急性型:多见于幼犊。表现高热,持续2~3天,有的呈双相热型。腹泻,呈水样,粪带恶臭,含有黏液或血液。大量流涎、流泪,口腔黏膜(唇内、齿龈和硬腭)和鼻黏膜糜烂或溃疡,严重者整个口腔覆有灰白色的坏死上皮,像被煮熟样。孕牛可引起流产,犊牛先天性缺陷(如小脑发育不全、失明等)。
慢性型:较少见,病程2~6个月,有的达1年。病畜消瘦,呈持续或间歇性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带血或黏膜。鼻镜糜烂,但口腔内很少有糜烂。蹄叶发炎及趾问皮肤糜烂坏死,致使病畜跛行。
预防上,我国已生产一种弱毒冻干疫苗,可接种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牛,接种后表现安全,14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持22个月的免疫力。
治疗可采用恩诺沙星或粘杆菌素与、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