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坏死性肠炎是一种散发病,主要引起鸡和火鸡肠粘膜坏死。本病的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又称魏氏梭菌。又名肠毒血症、烂肠症。魏氏梭菌,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呈卵圆形,有芽胞和荚膜,A型和C型均对禽致病。该细菌在体内繁殖后,由大肠向小肠移动,产生外毒素,由此产生该病。
7~12周龄火鸡易感,2~8周龄肉鸡多发病,雏鸡和青年鸡、平养鸡易发病。本病经消化道感染。在潮湿温暖季节多发。魏氏梭菌在消化道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某些应激因素均可引发本病。有消化机能障碍、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动物蛋白变质等肠粘膜损伤、球虫感染等均可诱发本病。受污染的尘埃、污物、垫料都是本病的传染源。
而该病突然发病,急性死亡。病禽多表现为精神沉郁、不睁眼、没有食欲、贫血、排红褐色或黑褐色焦油样粪便,或见有脱落的肠粘膜。慢性病鸡生长受阻、缓慢且排灰白色稀粪,后衰竭死亡。而病好之后的鸡多发育不良,肛门四周被粪玷污。
【剖检特征】:
病鸡小肠后段的肠内壁增厚,有充血、出血、淤血或因附着黄褐色伪膜而肥厚脆弱,剥去伪膜可见肠粘膜由卡他性炎症至坏死性炎症的各阶段病变,肠内容物液状,为血样或黑绿色。盲肠粘膜有陈旧性血样内容物。而肾则肿大且褪色。肝充血,有小的圆形坏死灶,骨髓苍白。
【防治要点】: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兽医卫生消毒,加强畜禽社通风,降低密度,注意应激反应和球虫病等。药物防治可用林可霉素混饲、庆大霉素混饮、红霉素混饲混饮、阿莫西林也可以。对重症的强力霉素0.01%饮水,连用5天。 正确使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紊乱,在发病季节要注意添加适量药物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