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业水产养殖基地为广大客户详细介绍罗非鱼苗养殖技术,如下:
一、罗非鱼传统养殖模式弊端:
产量低、效益不高:一是罗非的成活率不确定,二是鱼塘效益的主要构成部分罗非、大头、鲮鱼的产量都偏低,鱼塘亩产1500-2500斤,效益偏低;
直面链球菌,发病风险高:7-9月份高温期,罗非鱼规格在3-6两之间,发病死鱼风险居高不下;集中出鱼,鱼价不稳定:罗非、草鱼、大头集中在11-12月份上市,其他鱼集中在2-3月份上市,这时往往供过于求,价格偏低;罗非鱼一般一次抓完,鱼塘利用率低:传统方式养殖一般将罗非尽量养到8成以上过斤后一次性起捕,往往料比偏高,鱼塘不投喂时间长,利用率低。二、罗非鱼一年养两批的新型养殖模式优势:
苗种成活率高,产量高,效益好:罗非、鲫鱼、大头、鲮鱼等都经过标粗或放大规格苗种下塘,有效的保持了较高的成活率。罗非、草鱼、大头因为增加了一个养殖批次,产量翻番,鲫鱼、鲮鱼因为放养大规格和投喂,产量达到了300-500斤,亩产量3500-4500斤,效益好;避开链球菌:7-9月份高温期,存塘罗非规格在3两以下,即使发病死鱼,损失也相对较小;
错峰出鱼,罗非抓住高鱼价:过冬罗非能把握次年5-6月鱼价相对好的时间段,获得机会利润;多次起捕提高鱼塘利用率:养一批罗非,分二次或多次起捕,这种方式通过降低了后批罗非的养殖密度,提高了后批的生长速度,同时降低了料比,并且有利于将后批的过斤成数大大提高;
底层鱼对底质的净化:通过合理的调整底层鱼的密度和规格,可有效净化混养塘的底质,让鱼塘的底质、水质更加的稳定。
三、罗非鱼饲料喂养
罗非鱼主要吃植物性的饲料,如果在池塘中有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同样也会成为它们的口中餐。所以不妨可以通过施肥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出更加繁茂的藻类,可以帮助养殖户节省饲料投入。
在水塘中所投入的肥料,应该以有机肥料为主,还能避免大量人工饲料投放后的残留对水质造成影响。投喂饲料时,应该选择新鲜有营养的,可以定时操作,每天两次,天气好的时候多喂一些。日常加强巡塘,观察鱼是否浮头,测量水的温度以及鱼的吃食状况等,确保水质适合罗非鱼的生长。
四、罗非鱼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1、水质调控
在鱼种放养投前2d,池塘的毒性消失,注入向池水施加适量的EM菌液或者光合细菌,并且每隔25d追加注入一次,在此过程中注意进行活化处理。每隔15d加注一次新水,通过定期注水、排水、换水来进行水质调节,从而水质的相对稳定和清爽。
2、水体施肥
要经常施肥,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cm,根据池塘水温、天气情况和池塘水色确定施肥的次数和数量。如果池塘水温低,降低次数增加施肥数量;池塘水温高,减少施肥数量增加次数;阴天下雨时,减少施肥次数以及数量,甚至不施肥;天晴晴朗,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水色为油绿色或茶褐色,减少施肥次数以及数量,甚至不施肥;水色清淡,增加施肥。
3 、人工免疫
给鱼体注射、浸泡、喷雾、疫苗口服等人工免疫,加强预防高温下罗非鱼的疾病。但是防疫疫苗在罗非鱼的疾病控制上还在研制阶段,目前该阶段的生产应用还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