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调控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采取微流水养殖,每天不间断冲水。无法实现微流水养殖的养殖场,可以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占池水总量的20%。每月用浓度2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保持水质健康干净,严禁水质过肥和水质老化。
鱼种培育 根据实际情况,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40平方米为宜,池深60厘米-80厘米,且排灌水方便。鱼苗放养前,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因为在水泥池中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严重不足,所以投喂人工饲料,小规格鱼种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当规格达全长8厘米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鱼糜,经过5天-7天的驯化可完全摄食鱼糜(冰鲜鱼浆)。如果由于冰鲜鱼来源困难,还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其摄食,同时注意定时、定位、定量投喂。日常管理中,由于投喂大量的鱼糜会败坏水质,所以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如发现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换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换水量为池水的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刺鳅鱼的养殖技术
鱼苗训化
(1)刺鳅是杂食性鱼类,前期要经过驯化后才能吃饲料,刚孵化的鱼苗,全长3毫米-4毫米,在3天-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5天以后,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每天投喂4次;
(2)鱼苗经过8天-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厘米-2.0厘米,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蚯蚓或者红虫;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2.5厘米-3.0厘米,开始投喂人工饲料-鳗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