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但与其他肉食性鱼类如斑鳢和鳜鱼等相比,它生性并不凶猛。其食物组成随不同的生长阶段而不同,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对食物先窥视后吞食,不追逐捕饵。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1.5厘米以上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和虾苗 笋壳鱼的养殖条件适宜,在饵料适口、充足的条件下,由全长 2-2.5cm的鱼苗生长到4-5cm以上的鱼苗约1个月,由全长4-5cm的鱼苗生长到全长12cm以上,体重30-50克的鱼苗约2个月,由30-50克的鱼苗生长到4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约1.5个月。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全程养殖周期约为6-7个月。笋壳鱼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均可采用塑料大棚越冬养殖,也可充分利用各地养殖甲鱼的温室内水泥池养殖。
有人将笋壳鱼称为懒鬼鱼,就是因为其爱静不爱动的行为而得名。可以说笋壳鱼是懒得出奇,它就是在摄食时,也只是摄食靠近嘴边的食物,而对于距离其稍远的食物则会视而不见。针对其行为特征,在投饵时不能全池遍投,否则,投入池中的饵料会浪费很大,这既增加养殖成本,又污染水质。正确的做法是将笋壳鱼引入到人工饵料台摄食。饵料台用铁丝或竹片扎成框,将纱窗布套在框上形成平面则成饵台,再将饵料台吊着置于水深50cm左右处后投入饵料。但因其太懒,要做到池中所有的笋壳鱼入饵料台摄食需要有一个诱入的过程和时间,即在笋壳鱼集中区至饵料台的路段投饵成一条线形的饵料道,这样经过数日后,笋壳鱼会随饵道并终全部进入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