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南通  浙江  代理  加工  东莞  食品  生产厂家  上海  规格  服务 

海淀耐运输鳗鱼苗,河鳗鱼苗

 
单价: 面议
起订: 1
发货期限: 天内发货
发货地: 北京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2022-03-24 05:11
 
发布企业资料
详细介绍

寄生虫病

秋季鳗鱼四病防治方法
现在市售杀虫药物品牌繁多,应交替选择、低毒、无残留、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药物使用。在有效灭虫以后,一定要伴以消炎、恢复水环境的程序,修复水环境、恢复体能是非常关键的一招。

真菌病

(1)加强营养,强化喂养优质鱼油,增加VC、VB、VA、VD的吸收,光滑体表,健康肌肤,增强黏液的完整性与抗病原体能力;

(2)优化水环境,培养一定的水色(繁衍蓝、绿、裸藻等),降低水透明度,加强日光照;(3)水体用氯化钠400mg/L+小苏打400 mg/L+抗霉病的中草药合剂,也是有效的办法。另外常拌药饵内服,每公斤饲料用食盐(5g)+生大蒜(5-10g)/kg 拌合搅成水浆投喂,效果也十分显著。

依据不同鳗鱼生活习性,结合养殖实践操做手法,欧洲鳗养殖好选用水泥底结构,日本鳗和美洲鳗养殖好选择砂石底养殖。

土池建造应以符合土质较硬,建成后不会渗漏为原则。池底向排污箱方向倾斜。
遮荫保温:精养池上面通常搭建用于保温或遮荫的棚架设施。此设施应具备两方面要求:保障池面上空间通风性良好;保障池棚内有足够的采光量。

为此,要求保温棚距池面高度应达到3m左右。冬天保温时在棚开一定数量天窗,依天气及气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中氧气饱和。棚上面使用的保温布应黑白相间,棚内有足够光照。

4.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

物理调控,在投喂完饲料两个半小时后排污、换水。尽量减少排泄物及残饵累积,同时也要考虑水质稳定。

化学调控,定期使用ClO2、表面活性剂等对水体、养殖池及养殖棚内进行消毒。

生物调控,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及腐植酸等有机肥料,保持养殖中有益微生物持续占优的生物相结构
搭配混养

利用鱼类之间生物性的差异,在养殖鳗鱼池内搭配一定数量杂食性、抵抗力强、不易自然繁殖的小型鱼类,尤其在土池养殖中,搭配混养合适鱼种对养殖池稳定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可选择单性罗非鱼等,10尾/亩~15尾/亩。

二、三、成鳗投喂管理

成鳗养殖是把体重20 克以上的鳗种养成体重250~400 克的商品鳗的生产过程。
. 鳗种放养

  鳗种放养前,应对鳗池和鳗种进行药物消毒,然后才能放入鳗池饲养。放养时间一般在3 月中、下旬到4 月上旬,水温13℃以上时进行。放养密度视鳗池条件、鳗种规格等因素确定,考虑到是流水池并且设备良好,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投放体重20 克左右的鳗种10~13 公斤。

  2. 饲料投喂

  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每天上午9 时左右投喂一次,把人工配合饲料放在饲料台上让鳗鱼摄食,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2%~3%,同时要关注鳗鱼每天摄食情况作适当调整。早春或晚秋水温较低,或水温超过30℃的时候,日投饲量可酌情减少。为避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投喂量一般以投喂后20 分钟能吃完为宜。

  3. 轮捕轮放

  鳗鱼在饲养过程中,个体生长速度差异很大,采取分期放养,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等措施。一般每隔40 天左右分级分稀一次,使同池鳗鱼规格整齐,密度合理。操作时要小心细致,防止损伤鱼体,造成病菌感染,影响鳗鱼生长发育。

五、鳗鱼病害防控

鳗鱼的病害是目前养鳗发展的主要障碍,在鳗鱼养殖中,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重视鳗鱼病害防治工作这一重要环节,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提高鳗体抗病能力。

  1. 车轮虫病

  主要症状:车轮虫病是鱼类很常见的原虫病,严重时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成群沿塘边狂游,口腔充满粘液,不摄食,呈“跑马”现象。

  防治方法:(1)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同时用生石灰清塘对预防车轮虫病有较好的效果。(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7毫克/ 升,可有效地杀灭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3)水深1 米的鱼池,用生韭菜3~4.5 公斤,捣烂后加食盐85 克拌匀,全池泼洒。

  2. 烂鳃病

  主要症状: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往往充血。

  防治方法:(1)于发病季节定期用漂白粉挂篓。(2)用二氧化氯50~100 克/ 亩. 米,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3)用杀虫灵0.01~0.02 毫克/ 升全池泼洒。

  3. 水霉病

  主要症状:由于水霉菌引起的,病鳗尾部、鳍以至躯干附着棉絮状的白色菌丝,皮肤分泌黏液明显增多,病鳗游动缓慢,食欲减少或拒食,后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1)鳗池定期消毒,用25~30 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2) 用水霉净125~170毫升/ 亩·米,用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3)把发病鳗池水温提高到28℃ ~32℃,持续1 周以上可治愈,效果很好。

季节交替如何做好鳗鱼的投喂工作
一、水温对投喂的影响 

早晚温差会影响到当天鳗鱼的饵料摄食,在无温池内3℃以内的日水温差是属于正常的,不会影响到鳗鱼吃料。主要在季节交替时,日水温超过4℃时,会影响到鳗鱼的摄食。当这种情况产生时,好降低投饵率,以免鳗鱼产生不适。

季节性温差主要的影响是自然水温的季节性变化,我们要根据自然水温的变化调整到适宜的投饵率,鳗鱼一直处于旺盛的摄食状态。正常情况下水温在24℃-29℃时投饵率为2.5%-3%;水温超过30℃时,投饵率好下降到2.2%-2.6%;水温在20℃-24℃时,投饵率为1.6%-2.5%;水温在14℃-20℃时,投饵率为1%-1.6%;水温低于14℃时,投饵率也应随之下降到0.4%-1.0%。以上是投饵率与水温的大概规律,各养殖户可根据自己情况稍做调整。 

二、鳗鱼大小与投喂量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鳗鱼的投饵率随着鳗鱼的长大而降低。在白苗期时白仔料的投喂量应为鳗体重的5%-6%;转入黑仔阶段,鳗鱼大小大概为500-80p后,投饵率也要随之下降到5%-3.5%;而鳗鱼长到80-50p的幼鳗期间投饵率好控制在3.5%-2.5%;当鳗鱼进入15p以内的成鳗期后投饵率应下降到2.5%-1.5%。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我们的其它产品
更多>
网站首页  |  营业执照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