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南通  浙江  代理  加工  东莞  食品  生产厂家  上海  规格  服务 

西城源头供货品种优良鳗鱼苗,河鳗鱼苗

 
单价: 面议
起订: 1
发货期限: 天内发货
发货地: 北京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2022-03-24 05:08
 
发布企业资料
详细介绍

秋季鳗鱼四病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入秋后,气温、水温趋于鳗鱼的适温范围,鳗鱼养殖进入适生快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气候属于多变的不稳定期,昼夜温差大,会严重影响变温性水生动物的生长。所以,入秋后的管理尤其不能松懈。要抓紧促生长及防治季节性的病害,切实加紧强化鳗鱼营养,提高鳗鱼抗病的能力,做好入冬保温棚内养殖的准备工作。

肠炎病

1.主要症状
近年来,在鳗病诊治当中,真正发现肠炎病典型症状的鳗鱼并不太多。鳗鱼肛门既不发红,胸、腹鳍也不发红,腹胀、腹水、肠胃黏膜充血溃烂等肠炎的典型性病症并不多见,常见的病状是发生肠炎的鳗鱼一般食欲下降,游动乏力,水面出现较多的漂浮便,浮便有的呈黄褐色条状便,有的呈白色黏液便,水中黏液块状悬浮物增多,用细捞海捞取排污管出口的污水,网内可见大量白色的黏液便。水面浮泡增多,腥臭味日重。捞取疑病的鳗鱼解剖,发现鳃丝肿大、粘连,黏液分泌增多(可拉成细线弹性状),鳃弓动脉肿大扩张,血窦较多,中毒症状明显可见。

2.发病原因
发生非典型细菌性肠炎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1)水质恶化,特别是水中亚硝酸盐氮严重超标;(2)藻相破坏、死亡,出现泛塘倒水;(3)使用药物的毒副作用,未及时采取换水,,恢复水质微生态环境等措施;(4)投喂不新鲜的非全价配合饲料;(5)寄生虫病暴发,侵蚀鳃、皮肤等器官,引起鳗鱼不适,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血氧下降等。

秋季鳗鱼四病防治方法
3.处理方法
一般有效的办法是:(1)停食2 餐以上,让肠胃减荷,恢复功能,消除病因;(2)杀虫灭菌,修复水质环境,解除毒害;(3)拌料内服黄连、氟苯尼考或盐(氯化钠)与生大蒜混合水浆,或盐+三叶鬼针草+山楂+甘草熬汁合剂,连喂3 -5日,并行水环境消毒、改良等措施,鳗鱼可迅速恢复健康;(4)鳗鱼恢复正常以后应选择全价配合饲料并添加一些维生素、盐、有益生物菌等等以恢复肠胃内环境,提高对营养的吸收、利用能力,以期随机提高投饵率及饲料转化率;(5)在肠炎症状出现至恢复正常之初期,应少喂或停喂鱼油,以减轻病症,待比较正常以后,逐渐适量添加鱼油,以增加鳗鱼之肥满度及提高饲料转化率,为鳗鱼顺利越冬做好准备。

4.预防

秋季水温渐降,控制投饵,不使鳗鱼过量摄食,其参考指标为:观察鳗鱼的实际上台率及抢食摄食情况,以短时间之内吃光(3-10 分钟)恋台不散为标准,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肠炎病发生。

二、建构健康养殖环境

我国现有鳗鱼养殖模式主要为水泥池高密度精养和土池粗养模式。无论何种养殖模式对养殖池及其设施建造都应符合鳗鲡生长特性。这是进行健康养殖的关键。

1.养殖池建构

池底:尤其进行高密度精养的水泥池,依据场地条件,确定养殖池底结构。池底由四周向池中心排污箱倾斜,倾斜度不应低于10度。中间排污箱根据养殖池面积大小设定,应占总池面积的0.5%左右,同时配备相应排污管道。尤其在欧鳗养殖中,保持池底排泄物由中间排污箱排出。底质通常为水泥底、砂石底或石灰黄土混合底

2.水源及水预处理措施

“ 养鱼先养水”,首先确保选择无重大污染,水质合适的水源为养殖用水;其次,确保进入养殖池内水质为健康水质。我国现有养殖鳗鱼使用的水源有山溪水、水库水以及地下水。各种水源水质优缺点都很明显
因此,无论使用哪一种水源,都应该对进场后的水源进行预先处理。

过滤:沙滤或网滤均可,首先对外来水源进行物理净化。

曝气:尤其使用地下水源时,曝气。使用水车式增氧机或者空压机底层曝气,提高水中DO达到6mg/L。

杀菌消毒:使用较高浓度ClO2或KMnO4等强氧化杀菌剂,对水源进行消毒及杀灭中间宿主处理。

培养有益生物相: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即事先向养殖用水中接入有益菌,培养水中有益微生物占优势的良好生物相。

经过各个环节预先处理后,确保进入养殖池内的水源为健康水质。

鳗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攻略
一、鳗池的选择与消毒

1. 鳗池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捷的养殖场。鳗池采用水泥池大棚温室结构进行养殖,60 口鳗鱼养殖池,其中鳗池面积380 平方米的有14 口、360 平方米的有20口、150 平方米的有16 口, 总面积14920 平方米。

2. 鳗池消毒

  在鳗苗下池前采用过磷酸钙对新水泥池进行消毒,蓄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000 克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浸池1~2 天,放掉旧水注入新水后,即可投放种苗。
二、鳗苗的培育 

1. 鳗苗消毒

  鳗苗体质娇嫩,在采捕、暂养和运输中容易擦伤而感染诱发细菌性疾病。因此,在放养时进行消毒,增强鳗苗抗病力。消毒方法采用碘制剂或食盐等进行全池泼洒药浴,消毒时间在鳗苗下池后的当天傍晚进行。

2. 鳗苗放养密度

  流水式水泥池, 养殖自然条件比较好, 鳗苗放养密度以900~1000 克/ 平方米左右,以低密度放养生长速度比较快,成活率高。但在鳗苗放养前要进行试水,要考虑到运苗容器内温度与池水温度差距过大,需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要先将尼龙袋连苗放入池中,待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拆袋将鳗苗放入,加强鳗苗对环境的适应。

3. 鳗苗的饲养

  鳗苗饲养初期在全塘范围内均匀投喂红虫,投喂的时间为每天4次,然后逐步变为每天上、下午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 左右。

      在饲养过程中,对鳗苗要进行训练,通过在鳗池边建一个饲料台,训练鳗苗由分散吃食改为集中吃食,由夜间吃食改为白天吃食,由吃天然活饵料改吃人工配合饲料。由于鳗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每隔50天左右,要进行一次分疏,即把个体小的鳗苗拣出来,进行分级饲养培育,确保鳗苗规格相对整齐。鳗种是成鳗养殖的基础,鳗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成鳗养殖的好坏。

因此,要发展养鳗生产,首先抓好鳗鱼苗种的培育。

三、四、鳗鱼养殖管理

养殖场具有水源丰富,水质条件比较好(主要指标:pH 值为7.69,溶氧量7.93 毫克/ 升,氨氮含量0.041毫克/ 升,亚硝酸盐含量0.17 毫克/ 升,铁含量0.05 毫克/ 升)。

水源充足,换水方便,对鳗鱼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鳗鱼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调节,培养和管理好鳗池水质,是养鳗高产的可靠。主要措施:

  1. 勤巡塘、勤观察。每天巡塘分早中晚3 次,看池水透明度,看水中浮游生物量,观察水面有无鳗鱼吐出的食物和粪便形状,预防缺氧“泛池”现象发生。

  2. 加强微囊藻培养。由于鳗池水中的溶氧来源主要依靠微囊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因为源水中微囊藻含量一般不高,因此,在鳗池中要施一些铵肥(如硫酸铵),进行强化肥育,促使微囊藻迅速繁殖和生长,从而增加水中溶氧,促进鳗鱼生长发育。

  3. 定期检测水质。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鳗鱼正常摄食、生长。因而,为了养殖池水质,应定期检测养殖池水质,一般要求2~3 天检测1 次,发现问题可采取大换水加强排污,或利用水质改良剂等进行处理调节,防止水质恶化。

  4. 适时开启增氧机。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夏季、秋初是一年中高温时段,这时段鳗鱼耗氧量高,全天候开动增氧机,确保上下层水体交换,做好增氧补给工作,防止鳗鱼缺氧浮头现象发生;秋末、冬季低温时,要加深池水并保持一定的肥度,可增加保温性能。平时要经常进行池水更换,保持池水清洁。

  5. 要掌握好水色。要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和严格控制浮游动植物繁殖。为维持水的透明度基本衡定,可在鳗池中混养一些鲢鱼、鳙鱼,每亩可混养40 尾左右。每隔一段时间要换注一部分新鲜水,换水时,应将池水中的残饵、粪便排出池外,以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销酸盐的含量,提供鳗鱼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我们的其它产品
更多>
网站首页  |  营业执照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