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构健康养殖环境
我国现有鳗鱼养殖模式主要为水泥池高密度精养和土池粗养模式。无论何种养殖模式对养殖池及其设施建造都应符合鳗鲡生长特性。这是进行健康养殖的关键。
1.养殖池建构
池底:尤其进行高密度精养的水泥池,依据场地条件,确定养殖池底结构。池底由四周向池中心排污箱倾斜,倾斜度不应低于10度。中间排污箱根据养殖池面积大小设定,应占总池面积的0.5%左右,同时配备相应排污管道。尤其在欧鳗养殖中,保持池底排泄物由中间排污箱排出。底质通常为水泥底、砂石底或石灰黄土混合底
依据不同鳗鱼生活习性,结合养殖实践操做手法,欧洲鳗养殖好选用水泥底结构,日本鳗和美洲鳗养殖好选择砂石底养殖。
土池建造应以符合土质较硬,建成后不会渗漏为原则。池底向排污箱方向倾斜。
遮荫保温:精养池上面通常搭建用于保温或遮荫的棚架设施。此设施应具备两方面要求:保障池面上空间通风性良好;保障池棚内有足够的采光量。
为此,要求保温棚距池面高度应达到3m左右。冬天保温时在棚开一定数量天窗,依天气及气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中氧气饱和。棚上面使用的保温布应黑白相间,棚内有足够光照。
五、鳗鱼病害防控
鳗鱼的病害是目前养鳗发展的主要障碍,在鳗鱼养殖中,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重视鳗鱼病害防治工作这一重要环节,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提高鳗体抗病能力。
1. 车轮虫病
主要症状:车轮虫病是鱼类很常见的原虫病,严重时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成群沿塘边狂游,口腔充满粘液,不摄食,呈“跑马”现象。
防治方法:(1)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同时用生石灰清塘对预防车轮虫病有较好的效果。(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7毫克/ 升,可有效地杀灭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3)水深1 米的鱼池,用生韭菜3~4.5 公斤,捣烂后加食盐85 克拌匀,全池泼洒。
2. 烂鳃病
主要症状: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往往充血。
防治方法:(1)于发病季节定期用漂白粉挂篓。(2)用二氧化氯50~100 克/ 亩. 米,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3)用杀虫灵0.01~0.02 毫克/ 升全池泼洒。
3. 水霉病
主要症状:由于水霉菌引起的,病鳗尾部、鳍以至躯干附着棉絮状的白色菌丝,皮肤分泌黏液明显增多,病鳗游动缓慢,食欲减少或拒食,后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1)鳗池定期消毒,用25~30 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2) 用水霉净125~170毫升/ 亩·米,用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3)把发病鳗池水温提高到28℃ ~32℃,持续1 周以上可治愈,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