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不同鳗鱼生活习性,结合养殖实践操做手法,欧洲鳗养殖好选用水泥底结构,日本鳗和美洲鳗养殖好选择砂石底养殖。
土池建造应以符合土质较硬,建成后不会渗漏为原则。池底向排污箱方向倾斜。
遮荫保温:精养池上面通常搭建用于保温或遮荫的棚架设施。此设施应具备两方面要求:保障池面上空间通风性良好;保障池棚内有足够的采光量。
为此,要求保温棚距池面高度应达到3m左右。冬天保温时在棚开一定数量天窗,依天气及气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中氧气饱和。棚上面使用的保温布应黑白相间,棚内有足够光照。
3.养殖区隔绝外界污染
养殖区具有高度独立性,不受外界可能产生的任何污染源。同时,养殖区内进排水独立,不产生交叉污染。所使用器具独立,使用后即进行消毒处理。
三、养殖对象选择及管理措施
健康养殖的前提是所要养殖的对象健康。再对其科学饲养管理,使养殖鳗鱼健康、成长,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1.苗种
健康苗种是在正常放苗季节时,同时具有活力强、体质强健、体表干净、规格均匀,无任何外伤的特性的苗种
4.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
物理调控,在投喂完饲料两个半小时后排污、换水。尽量减少排泄物及残饵累积,同时也要考虑水质稳定。
化学调控,定期使用ClO2、表面活性剂等对水体、养殖池及养殖棚内进行消毒。
生物调控,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及腐植酸等有机肥料,保持养殖中有益微生物持续占优的生物相结构
搭配混养
利用鱼类之间生物性的差异,在养殖鳗鱼池内搭配一定数量杂食性、抵抗力强、不易自然繁殖的小型鱼类,尤其在土池养殖中,搭配混养合适鱼种对养殖池稳定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可选择单性罗非鱼等,10尾/亩~15尾/亩。
2. 不当投喂
“病由口入”,不可否认,生物体很多疾病究其根源,均与其摄食不当有直接关系。此类情况直接发病包括有:肠炎、咬食、肠胃及肝病变等。尤其摄食不当诱发鳗鱼免疫力下降可能发生的其它疾病则更多。
预防此类疾病首先投喂的饲料不仅要求卫生指标合格,而且营养结构合理,易消化、促生长;其次根据当日天气、鳗鱼规格大小以及鳗鱼本身健康状况确定合适投饵率。后要鳗鱼在摄食前后三小时内不能有剧烈环境波动的刺激或其它外来因素干扰,以免造成鳗鱼的消化负担。
3. 气温等环境因素
人工养殖不能过于违背鳗鱼生物学特性,其驯化也是逐渐渗透过程。由于环境不适造成可能诱发的鳗鱼疾病包括有:低温时的小瓜虫、日本鳗低温时弧菌爆发、低温时水霉菌爆发、欧鳗高温时脱粘及败血病、水质变化造成鳗鱼应激发病等。
五、鳗鱼病害防控
鳗鱼的病害是目前养鳗发展的主要障碍,在鳗鱼养殖中,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重视鳗鱼病害防治工作这一重要环节,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提高鳗体抗病能力。
1. 车轮虫病
主要症状:车轮虫病是鱼类很常见的原虫病,严重时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成群沿塘边狂游,口腔充满粘液,不摄食,呈“跑马”现象。
防治方法:(1)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同时用生石灰清塘对预防车轮虫病有较好的效果。(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7毫克/ 升,可有效地杀灭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3)水深1 米的鱼池,用生韭菜3~4.5 公斤,捣烂后加食盐85 克拌匀,全池泼洒。
2. 烂鳃病
主要症状: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往往充血。
防治方法:(1)于发病季节定期用漂白粉挂篓。(2)用二氧化氯50~100 克/ 亩. 米,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3)用杀虫灵0.01~0.02 毫克/ 升全池泼洒。
3. 水霉病
主要症状:由于水霉菌引起的,病鳗尾部、鳍以至躯干附着棉絮状的白色菌丝,皮肤分泌黏液明显增多,病鳗游动缓慢,食欲减少或拒食,后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1)鳗池定期消毒,用25~30 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2) 用水霉净125~170毫升/ 亩·米,用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3)把发病鳗池水温提高到28℃ ~32℃,持续1 周以上可治愈,效果很好。
季节交替如何做好鳗鱼的投喂工作
一、水温对投喂的影响
早晚温差会影响到当天鳗鱼的饵料摄食,在无温池内3℃以内的日水温差是属于正常的,不会影响到鳗鱼吃料。主要在季节交替时,日水温超过4℃时,会影响到鳗鱼的摄食。当这种情况产生时,好降低投饵率,以免鳗鱼产生不适。
季节性温差主要的影响是自然水温的季节性变化,我们要根据自然水温的变化调整到适宜的投饵率,鳗鱼一直处于旺盛的摄食状态。正常情况下水温在24℃-29℃时投饵率为2.5%-3%;水温超过30℃时,投饵率好下降到2.2%-2.6%;水温在20℃-24℃时,投饵率为1.6%-2.5%;水温在14℃-20℃时,投饵率为1%-1.6%;水温低于14℃时,投饵率也应随之下降到0.4%-1.0%。以上是投饵率与水温的大概规律,各养殖户可根据自己情况稍做调整。
二、鳗鱼大小与投喂量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鳗鱼的投饵率随着鳗鱼的长大而降低。在白苗期时白仔料的投喂量应为鳗体重的5%-6%;转入黑仔阶段,鳗鱼大小大概为500-80p后,投饵率也要随之下降到5%-3.5%;而鳗鱼长到80-50p的幼鳗期间投饵率好控制在3.5%-2.5%;当鳗鱼进入15p以内的成鳗期后投饵率应下降到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