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
秋季鳗鱼四病防治方法
现在市售杀虫药物品牌繁多,应交替选择、低毒、无残留、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药物使用。在有效灭虫以后,一定要伴以消炎、恢复水环境的程序,修复水环境、恢复体能是非常关键的一招。
真菌病
(1)加强营养,强化喂养优质鱼油,增加VC、VB、VA、VD的吸收,光滑体表,健康肌肤,增强黏液的完整性与抗病原体能力;
(2)优化水环境,培养一定的水色(繁衍蓝、绿、裸藻等),降低水透明度,加强日光照;(3)水体用氯化钠400mg/L+小苏打400 mg/L+抗霉病的中草药合剂,也是有效的办法。另外常拌药饵内服,每公斤饲料用食盐(5g)+生大蒜(5-10g)/kg 拌合搅成水浆投喂,效果也十分显著。
试论鳗鲡鳗鱼健康养殖模式新架构
水产养殖中,“健康养殖”应该是指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在可接受养殖成本范围内,给其创造适宜生长环境,使所养殖动物能以生长和发育,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产品质量安全,取得大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化养殖模式。实现健康养殖目标,具体到养殖中各个环节,如何进行实际操作。
本文试图以此为方向,以鳗鲡(Anguilla)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以实际可操作性为前提,结合现有的养殖操作手法、养殖环境来探讨如何具体进行鳗鲡健康养殖。尝试探讨建构鳗鲡健康养殖新模式的操作关键点。
鳗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攻略
一、鳗池的选择与消毒
1. 鳗池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捷的养殖场。鳗池采用水泥池大棚温室结构进行养殖,60 口鳗鱼养殖池,其中鳗池面积380 平方米的有14 口、360 平方米的有20口、150 平方米的有16 口, 总面积14920 平方米。
2. 鳗池消毒
在鳗苗下池前采用过磷酸钙对新水泥池进行消毒,蓄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000 克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浸池1~2 天,放掉旧水注入新水后,即可投放种苗。
二、鳗苗的培育
1. 鳗苗消毒
鳗苗体质娇嫩,在采捕、暂养和运输中容易擦伤而感染诱发细菌性疾病。因此,在放养时进行消毒,增强鳗苗抗病力。消毒方法采用碘制剂或食盐等进行全池泼洒药浴,消毒时间在鳗苗下池后的当天傍晚进行。
2. 鳗苗放养密度
流水式水泥池, 养殖自然条件比较好, 鳗苗放养密度以900~1000 克/ 平方米左右,以低密度放养生长速度比较快,成活率高。但在鳗苗放养前要进行试水,要考虑到运苗容器内温度与池水温度差距过大,需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要先将尼龙袋连苗放入池中,待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拆袋将鳗苗放入,加强鳗苗对环境的适应。
3. 鳗苗的饲养
鳗苗饲养初期在全塘范围内均匀投喂红虫,投喂的时间为每天4次,然后逐步变为每天上、下午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 左右。
在饲养过程中,对鳗苗要进行训练,通过在鳗池边建一个饲料台,训练鳗苗由分散吃食改为集中吃食,由夜间吃食改为白天吃食,由吃天然活饵料改吃人工配合饲料。由于鳗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每隔50天左右,要进行一次分疏,即把个体小的鳗苗拣出来,进行分级饲养培育,确保鳗苗规格相对整齐。鳗种是成鳗养殖的基础,鳗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成鳗养殖的好坏。
因此,要发展养鳗生产,首先抓好鳗鱼苗种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