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鳗鲡鳗鱼健康养殖模式新架构
水产养殖中,“健康养殖”应该是指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在可接受养殖成本范围内,给其创造适宜生长环境,使所养殖动物能以生长和发育,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产品质量安全,取得大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化养殖模式。实现健康养殖目标,具体到养殖中各个环节,如何进行实际操作。
本文试图以此为方向,以鳗鲡(Anguilla)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以实际可操作性为前提,结合现有的养殖操作手法、养殖环境来探讨如何具体进行鳗鲡健康养殖。尝试探讨建构鳗鲡健康养殖新模式的操作关键点。
依据不同鳗鱼生活习性,结合养殖实践操做手法,欧洲鳗养殖好选用水泥底结构,日本鳗和美洲鳗养殖好选择砂石底养殖。
土池建造应以符合土质较硬,建成后不会渗漏为原则。池底向排污箱方向倾斜。
遮荫保温:精养池上面通常搭建用于保温或遮荫的棚架设施。此设施应具备两方面要求:保障池面上空间通风性良好;保障池棚内有足够的采光量。
为此,要求保温棚距池面高度应达到3m左右。冬天保温时在棚开一定数量天窗,依天气及气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中氧气饱和。棚上面使用的保温布应黑白相间,棚内有足够光照。
3.养殖区隔绝外界污染
养殖区具有高度独立性,不受外界可能产生的任何污染源。同时,养殖区内进排水独立,不产生交叉污染。所使用器具独立,使用后即进行消毒处理。
三、养殖对象选择及管理措施
健康养殖的前提是所要养殖的对象健康。再对其科学饲养管理,使养殖鳗鱼健康、成长,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1.苗种
健康苗种是在正常放苗季节时,同时具有活力强、体质强健、体表干净、规格均匀,无任何外伤的特性的苗种
2. 养殖密度
合适的养殖密度既可以确保养殖鳗鱼、健康成长,也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养殖风险,同时也是降控养殖成本的关键措施之一。
养殖过程中及时调控养殖密度,是健康养殖中重要的一个管理环节。依养殖鳗鱼生长速度,通常约养殖45天~60天左右,对其进行大小分选、重新调整密度
3.饵料
鳗鱼养殖投饵分两个阶段,阶段是白苗培育初期,投喂开口饵料,通常为红虫。此阶段持续45天~60天;第二阶段,即开口训饵以后的养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红虫:生长环境肮脏,自身难免潜伏大量病源。到场后需先经过2天~3天清水漂洗、压爬,筛选出健康、活力强、内脏干净的红虫。使用前再经过高浓度食盐浸泡刺激、吐脏后投喂。
饲料:鳗鱼养殖中投喂的饲料均为高蛋白人工配合饲料,促使鳗鱼生长加快。但其含高蛋白质,难免易引起鳗鱼消化问题。因此,选择投喂的饲料应既能满足营养结构适宜,又要确保能促使鳗鱼易消化的饲料
4.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
物理调控,在投喂完饲料两个半小时后排污、换水。尽量减少排泄物及残饵累积,同时也要考虑水质稳定。
化学调控,定期使用ClO2、表面活性剂等对水体、养殖池及养殖棚内进行消毒。
生物调控,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及腐植酸等有机肥料,保持养殖中有益微生物持续占优的生物相结构
搭配混养
利用鱼类之间生物性的差异,在养殖鳗鱼池内搭配一定数量杂食性、抵抗力强、不易自然繁殖的小型鱼类,尤其在土池养殖中,搭配混养合适鱼种对养殖池稳定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可选择单性罗非鱼等,10尾/亩~15尾/亩。
三、四、鳗鱼养殖管理
养殖场具有水源丰富,水质条件比较好(主要指标:pH 值为7.69,溶氧量7.93 毫克/ 升,氨氮含量0.041毫克/ 升,亚硝酸盐含量0.17 毫克/ 升,铁含量0.05 毫克/ 升)。
水源充足,换水方便,对鳗鱼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鳗鱼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调节,培养和管理好鳗池水质,是养鳗高产的可靠。主要措施:
1. 勤巡塘、勤观察。每天巡塘分早中晚3 次,看池水透明度,看水中浮游生物量,观察水面有无鳗鱼吐出的食物和粪便形状,预防缺氧“泛池”现象发生。
2. 加强微囊藻培养。由于鳗池水中的溶氧来源主要依靠微囊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因为源水中微囊藻含量一般不高,因此,在鳗池中要施一些铵肥(如硫酸铵),进行强化肥育,促使微囊藻迅速繁殖和生长,从而增加水中溶氧,促进鳗鱼生长发育。
3. 定期检测水质。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鳗鱼正常摄食、生长。因而,为了养殖池水质,应定期检测养殖池水质,一般要求2~3 天检测1 次,发现问题可采取大换水加强排污,或利用水质改良剂等进行处理调节,防止水质恶化。
4. 适时开启增氧机。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夏季、秋初是一年中高温时段,这时段鳗鱼耗氧量高,全天候开动增氧机,确保上下层水体交换,做好增氧补给工作,防止鳗鱼缺氧浮头现象发生;秋末、冬季低温时,要加深池水并保持一定的肥度,可增加保温性能。平时要经常进行池水更换,保持池水清洁。
5. 要掌握好水色。要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和严格控制浮游动植物繁殖。为维持水的透明度基本衡定,可在鳗池中混养一些鲢鱼、鳙鱼,每亩可混养40 尾左右。每隔一段时间要换注一部分新鲜水,换水时,应将池水中的残饵、粪便排出池外,以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销酸盐的含量,提供鳗鱼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