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履带车的设计是针对早期履带与车轮两种传动系统的缺点。履带车辆的越野能力较好,但是乘载重量受到限制,同时履带的寿命,尤其是在越野的环境下较短,生产成本上,履带也比轮型车辆要高。车轮的寿命也高于履带,同时轮型车辆能够搭载的重量较高,可是使用车轮的车辆在高乘载重量时所能够通过的地形非常有限,并且在恶劣天候下的行走能力远不如履带车辆。
履带式拖拉机也叫“链轨拖拉机”或“履带拖拉机”,是拖拉机的一种。行走装置由引导轮、随动轮、支重轮、驱动轮及履带构成。运转时,驱动轮卷绕履带循环运动,支重轮在履带的轨道上滚动前进或后退。履带式拖拉机也叫“链轨拖拉机”或“履带拖拉机”,是拖拉机的一种。
影响附着力的因素很多,就其拖拉机本身的结构来说,合理的选择履刺、履带的形状尺寸,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履带的承受重量等,均可提高附着力,增加拖拉机的牵引力。 履带式拖拉机的滚动阻力是由土壤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和行走系各机件间的相互摩擦作用而形成的,减小滚动阻力,可增加拖拉机的牵引力 。
拖拉机正常工作时,履带销在销孔中向后慢慢转动,两者磨损均匀,销孔逐渐变大,销子逐渐变细。如果操作不当,如高速急转弯,猛起步,或销孔中进入泥水、杂草等使销子塞死,都会造成履带板左右两侧受压过重往下弯垂,销子变形弯曲,在销孔内不能转动,销与销孔变为滑动摩擦,而摩擦部位局限于小部分接触面,销子逐渐磨成曲拐形,销孔也变成椭圆形。根据测定,当节距由174mm变为184mm时,驱动轮轮齿的开口宽度由87mm变为97mm,这时正常的滚动啮合完全被破坏了。
当履带销孔壁厚只有2~3mm、与驱动轮的啮合部位外径达到33~34mm、跑道下陷4~5mm时,应修复后再用,能修复的应尽量修复,不必整套换新的。新旧履带应间隔搭配使用,使节距尽量均匀。当发现驱动轮与履带板啮合部位出现严重磨损时,在一般情况下,可把整套履带板调头使用,因为拖拉机倒速使用的机会较少。
行驶中应根据路面情况合理选择挡位,并随时用油门控制车速。禁止高速行驶、高速急转弯和高速强制起步。因为高速行驶的履带行走机构,其动配合件在的冲击负荷作用下互相撞击,造成动配合面的过早磨损。过大的冲击负荷将损坏悬架、拐轴体扭曲、车架拐轴孔开裂。在田地里作业时,应避免其中一侧覆带走在墒沟里,田间作业应尽量避免机组偏牵引,以免行走机构单边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