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鹌鹑属隐性黄羽类型,是由南京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岳根华(现为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员))于1990年发现并培育成功。
黄羽鹌鹑成活率在98%左右,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粗饲、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长周期短等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禽类。
投资规模小、产值高、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两周体重平均47.75g,成年体重咯轻,公鹑114.06g,母鹑平均为143.63g。
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皮黄色眉纹与褐色头顶及贯眼纹成明显对照。雌鸟亦有相似图纹但对照不甚明显。
鹌鹑属的鸟类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平原、荒地、山坡、丘陵、沼泽、湖泊、溪流的草丛中生活,有时亦在灌木林活动。有时也到耕地附近活动。属于地栖性鸟类,性善隐匿,平时喜欢潜伏于草丛或灌木丛间,或在其中潜行。
生活习性:性善隐匿。多成小群活动。是一类候鸟,常栖居于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稚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翼羽短,不能高飞、久飞,往往昼伏夜出,喜夜间迁徙群飞,迁徙时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