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养殖有什么优势?
1、适应性强:梅花鹿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适应性很强,地域分布广,对环境不敏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能繁殖。
2、食性广泛:梅花鹿的食性广泛,耐粗饲,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草树叶、蒿草、苔藓都是鹿的好饲料。
3、易于驯化:梅花鹿的可塑性大,幼鹿可塑性更大,可以提供驯化让其听人呼唤、抚摸、驱赶、牵领,达到如牛羊一样的温顺。
4、抗病力强:梅花鹿抗病力强,很少生病,只要确保平时喂给的饲料不变质、不霉烂、无杂质,基本不生病。
5、效益可观:梅花鹿的养殖效益非常可观,饲养一头鹿产值平均为1500~3000元,好的鹿群一头鹿年产值可达5000元。
济宁嘉祥黄伟生态农场,长期出售梅花鹿,鸵鸟,巴马香猪等
梅花鹿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较短。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体毛为棕黄色或栗红色,无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状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体毛呈烟褐色,白斑不明显,与枯茅草的颜色类似。颈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的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块,其周围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雄性梅花鹿头上具有一对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常被误以为没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