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鸵鸟饲养以地面平养为主,要求地面清洁、卫生、干燥温暖。在水泥地面养雏鸟而用垫料时,垫料上要铺上麻袋、透气橡胶板,或硬质弹性细眼塑料网等,避免雏鸟吃垫料。雏鸟舍及运动场要打扫干净,将玻璃、塑料布、铁丝及其他不能吃的异物收拾起来。雏鸟在舍内饲养时,要在饲料内加上少量砂砾,以帮助消化。一周内加砂砾1次,用量约占当日饲料量的1%左右。从雏鸟出壳至12周龄的生长阶段,由于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对环境条件变化极敏感,因此是养殖中重要、关键的阶段,需要精心照料,科学管理。
非洲鸵鸟是杂食鸟,有着特殊的消化功能,能从粗纤维中摄取能量。因此,供给精饲料时需注意能量的供给量不要过高。如精饲料能量供给多时,加上青饲料中的能量,往往会导致体内能量过多而沉积成体脂,从而影响繁殖力。非洲鸵鸟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在10周龄前应逐步增加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后消化道建立微生物生长活动区域。随着日龄的增长,10周龄后再加大青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使它们能更有效地从青草中获取营养,从而降低饲养成本。青饲料常用的主要有韭菜、叶类蔬菜、象草、苜蓿草、黄草、黑麦草等。
雌鸵鸟一般2.0-2.5岁性成熟。雌鸟开始有就巢性,营巢于地面的凹窝中,每窝产卵12-18枚,卵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重约1500克,卵壳约占卵重的19.5%,卵光滑、乳白色,具有象牙似的光泽,卵壳厚而硬,厚度0.2-0.3厘米。人工饲养的鸵鸟如把其产的卵取走,雌鸟可连续产卵,一般隔1天产1个卵,连续产12-20枚,也有的可连续产卵48枚才休息,一般休息6-15天又开始产卵。种卵的孵化期为41-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