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的观察与饲养管理
鸵鸟饲养管理粗放,但饲养管理人员要明确什么地方可以粗,什么地方应该细,做到粗中有细。如观察识别病鸟就要仔细,在生产活动中,经常会听到饲养人员说“这只鸟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就不行了”,事实上,突然死亡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多数情况是饲养人员观察不仔细,发现不及时,错失良机造成的。
与其说“鸵鸟抗病能力强”或“鸵鸟扛病能力强”,不如说这种动物在病后更善于伪装。如有些病鸟的假吃现象就是如此。它们会和大群鸟一样奔跑、吃食和饮水,但只有动作却并不见下咽,这就为观察发现病鸟带来了困难。饲养人员往往被假象所欺骗,等到鸟离群、脖子下垂打弯、不吃不喝、久卧不起时,已是病入膏盲回天乏力了。所以,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鸟至关重要,这是治疗的第 一步。发现的时间晚会使小病拖成大病,甚至成为慢性病,或继发其它病,使病情复杂,难于治愈。
繁殖技术 :
1)繁殖季节:鸵鸟的繁殖季节为3-9月,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几个月,就要做好鸵鸟分群,如1公2母或1公L母,为交配做准备。要求种鸟不要过肥,否则繁殖能力差。
2)产蛋:鸵鸟交配后1周左右便开始产蛋,一般每隔1-2天产1枚蛋,多在下午3:00-7:00时。产蛋高的每隔l天产1枚蛋,产12-20扳蛋后休息l周左右,然后又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也有连产40枚蛋才休息的,这与饲养管理有关。种蛋的受精率为60%-90%。
3)种蛋的收集:鸵鸟产下的蛋,应及时收集,防止夏天长时间暴晒,冬天不能受冻。取蛋时要轻拿轻放。
4)种蛋的清洗:收回的种蛋应立即清洗,防止微生物污染。清洗时好用流动的温水。若在盆内洗,每洗1个蛋后应换水,清洗时间不超过2~ 3分钟,然后自然干燥,不用湿布擦。可用1%来苏尔消毒。
5)种蛋的保存:种蛋保存时间不宜太长,多不要超过2周,以l周为好。较长时间存放,应将温度控制在13C-18℃,湿度30%-40%为宜。一般是侧放,储存中不必翻蛋,破损的蛋应剔除,防止交叉污染。
鸵鸟的营养来源很广,主食草、叶、种子、嫩枝、多汁的植物、树根、带茎的花、及果实等等,也吃蜥、蛇、幼鸟、小哺乳动物和一些昆虫等小动物,属于杂食性。公园里人工饲养的鸵鸟,用合成饲料喂养。鸵鸟在吃食的时候,总是有意把一些沙粒也吃进去,因为鸵鸟消化能力差,吃一些沙粒可以帮助磨碎食物,促进消化,且不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