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1~3日龄雏鸵鸟要用碘酒做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鸟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应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 到控制,病雏得 到及时治疗
鸵鸟青贮料制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实践证明,青贮玉米作为鸵鸟青粗饲料是完全可行的,但它不同于奶牛的青贮料。鸵鸟用青贮料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鸵鸟青贮玉米的收割时间要早于奶牛用青贮玉米10~20天,气候适宜地区可种两季。这种青贮玉米含水量偏高,可添加5%~15%的麦麸混合青贮。
2、使用塑料薄膜青贮。这种方式霉变率低,利用率高,经济实用,也有利于小型沟、渠、坑、垛、窖的青贮。
3、鸵鸟用青贮料的长度要短于奶牛用青贮,以2厘米左右较好。在使用工业铡草机时要做到刀快、簧紧、进料连续均衡。长料的纤维长,会在鸵鸟腺胃中绕成纤维球,造成胃阻塞。所以,鸵鸟青贮料一定要粗粮细作方能使用。
鸵鸟原产非洲和阿拉伯沙漠温差较大的地区,鸵鸟养殖环境在-30℃至45℃的条件下可以生长繁殖。鸵鸟喜欢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条件。场地布局合理,有利于生产。鸵鸟场应包括生产区、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等。生产区要根据风向,按孵化室、育雏室、青年鸟栏、成年鸟栏顺序排列。生产区,如饲料库、饲料加工间、兽医室、车库等要与生产区分开,这样有利于防疫,应避免非生产人员随便进入该区而引起疫病的传播。行政管理区,包括门卫、进场消毒室、办公室等,应设在与生产区风向平行的另一侧,距生产区300-400米以上;化粪池应设在地势低洼下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