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1~3日龄雏鸵鸟要用碘酒做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鸟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应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 到控制,病雏得 到及时治疗
鸵鸟的观察与饲养管理
鸵鸟饲养管理粗放,但饲养管理人员要明确什么地方可以粗,什么地方应该细,做到粗中有细。如观察识别病鸟就要仔细,在生产活动中,经常会听到饲养人员说“这只鸟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就不行了”,事实上,突然死亡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多数情况是饲养人员观察不仔细,发现不及时,错失良机造成的。
与其说“鸵鸟抗病能力强”或“鸵鸟扛病能力强”,不如说这种动物在病后更善于伪装。如有些病鸟的假吃现象就是如此。它们会和大群鸟一样奔跑、吃食和饮水,但只有动作却并不见下咽,这就为观察发现病鸟带来了困难。饲养人员往往被假象所欺骗,等到鸟离群、脖子下垂打弯、不吃不喝、久卧不起时,已是病入膏盲回天乏力了。所以,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鸟至关重要,这是治疗的第 一步。发现的时间晚会使小病拖成大病,甚至成为慢性病,或继发其它病,使病情复杂,难于治愈。
鸵鸟青贮料制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实践证明,青贮玉米作为鸵鸟青粗饲料是完全可行的,但它不同于奶牛的青贮料。鸵鸟用青贮料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鸵鸟青贮玉米的收割时间要早于奶牛用青贮玉米10~20天,气候适宜地区可种两季。这种青贮玉米含水量偏高,可添加5%~15%的麦麸混合青贮。
2、使用塑料薄膜青贮。这种方式霉变率低,利用率高,经济实用,也有利于小型沟、渠、坑、垛、窖的青贮。
3、鸵鸟用青贮料的长度要短于奶牛用青贮,以2厘米左右较好。在使用工业铡草机时要做到刀快、簧紧、进料连续均衡。长料的纤维长,会在鸵鸟腺胃中绕成纤维球,造成胃阻塞。所以,鸵鸟青贮料一定要粗粮细作方能使用。
鸵鸟是群居,日行性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m,时速可达70km/h,能跳跃达3.5m。为了采集那些在沙漠中而分散的食物,鸵鸟是相当有效率的采食者,这都要归功于它们开阔的步伐、长而灵活的颈子以及准确的啄食。鸵鸟啄食时,先将食物聚集于食道上方,形成一个食球后,再缓慢地经过颈部食道将其吞下。由于鸵鸟啄食时将头部低下,很容易遭受掠食者的攻击,故觅食时不时得抬起头来四处张望。
鸵鸟蛋 :
1、鸵鸟蛋一般长达15cm,宽8cm,重量可达1.5kg,相当于30枚鸡蛋,是目前世界上大的蛋。一粒鸵鸟蛋,可供24人享用。蛋壳厚而坚硬,完整的鸵鸟蛋可以承受90kg的重量而不破。
2、鸵鸟蛋中的营养,每百克含22.54g tnt,80mg的金质,4.03mg银质。煮熟后,蛋白晶莹剔透,口感滑嫩有弹性,鸵鸟蛋做成的冰激淋也非常可口。
3、蛋壳是的工艺品之天然材质,可雕刻或绘画成各种精巧、的装饰摆设工艺品。
4、鸵鸟蛋壳含有丰富的天然碳酸钙,易于人体吸收。
养殖鸵鸟的优势?
1、适应强:鸵鸟不易生病,对温度要求低,保持在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之间就行。
2、成本低:驼鸟属于食草性鸟类,主要以草木类食料为主,饲养成本非常低。
3、生长快:驼鸟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饲养一年可达两百多斤,出肉率能达50%。
4、寿命长:驼鸟的寿命很长,平均寿命在60年,而且产蛋率高,每年可产蛋50到60枚左右。
5、市场好:驼鸟养殖属于新兴养殖行业,目前发展养殖的并不多,市场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