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日常管理
1、温度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室可以低保育箱6℃。
2、湿度刚孵出的雏鸟肌体中含有大量水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消肿,又不至于造成脱水,一般湿度控制在60%~70%,在高温多雨时节要勤换麻包垫。
3、通风大量的排泄物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雏鸵鸟的眼睛、呼吸道都有危害。
4、光照为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在夜间采食活跃,照明灯泡用100瓦的白炽灯。2月龄后,如果雏鸵鸟发育正常,夜晚可不开照明灯。
鸵鸟养殖的注意事项
1、开水开食雏鸵鸟出壳后的头3~5天可由卵黄提供营养,一般在雏鸵鸟3日龄开始供给饮水和饲料。如果同一批出壳的雏鸟有几只的话,一般其中会有雏鸟带头饮水采食,若只孵出一只则需诱导采食。至5日龄时,新生雏鸵鸟可放出保育箱,采食饮水由大点的雏鸟来引导,开食的青料一定要细切,青料太干时,可用水润湿后再拌入精料中,初的3~5天给新生雏鸵鸟饮用3%~5%的多维葡萄糖水。
2、饲喂饲料要少喂勤添,特别是高温潮湿季节,更应勤添换。雏鸵喜吃青绿饲料,一般采用往精料中多次拌入青料的方式来提高雏鸵鸟的采食量。雏鸵鸟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差,给2月龄以下的雏鸵鸟饲用苦荬菜、小白菜等,而不用禾本科牧草,怕引起消化不良。饲喂雏鸵鸟的青料不用红薯叶,因红薯叶生风止气,对体质欠佳的个体不利。
3、雏鸵鸟采食的青绿饲料有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莴苣叶、胡萝卜等。但要将饲料洗净、晾干、切碎后再喂饲,禁喂使用已切好的隔餐、含有残留农药和茎秆不洁的青绿饲料。每日饲喂4~5次。随着鸟龄的增长,青绿饲料喂饲量也应逐渐增加,3个月以下的幼鸵鸟青粗饲料可占40%,鸵鸟精料中仍可含50%左右草粉,但要防止精料饲喂量过多使雏鸵鸟增重太快,导致骨骼关节变型而发生腿病。
鸵鸟青贮料制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实践证明,青贮玉米作为鸵鸟青粗饲料是完全可行的,但它不同于奶牛的青贮料。鸵鸟用青贮料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鸵鸟青贮玉米的收割时间要早于奶牛用青贮玉米10~20天,气候适宜地区可种两季。这种青贮玉米含水量偏高,可添加5%~15%的麦麸混合青贮。
2、使用塑料薄膜青贮。这种方式霉变率低,利用率高,经济实用,也有利于小型沟、渠、坑、垛、窖的青贮。
3、鸵鸟用青贮料的长度要短于奶牛用青贮,以2厘米左右较好。在使用工业铡草机时要做到刀快、簧紧、进料连续均衡。长料的纤维长,会在鸵鸟腺胃中绕成纤维球,造成胃阻塞。所以,鸵鸟青贮料一定要粗粮细作方能使用。
鸵鸟是群居,日行性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m,时速可达70km/h,能跳跃达3.5m。为了采集那些在沙漠中而分散的食物,鸵鸟是相当有效率的采食者,这都要归功于它们开阔的步伐、长而灵活的颈子以及准确的啄食。鸵鸟啄食时,先将食物聚集于食道上方,形成一个食球后,再缓慢地经过颈部食道将其吞下。由于鸵鸟啄食时将头部低下,很容易遭受掠食者的攻击,故觅食时不时得抬起头来四处张望。
如果你想养殖鸵鸟,你需要这样做:选择合适的场地搭建养殖场所养殖鸵鸟的场所应该选在地势高、向阳、背风、偏僻、安静的地方,但是交通还是要比较方便才行,因为养殖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运输等问题。选好了地方外,就要划分生活区域,然后搭建围栏、饮水、吃食的器具、保温设备、繁殖的草垫、走廊等。育成期养殖如果是购买的鸵鸟苗的话,买回来应该是育成期阶段,此阶段的鸵鸟食量比较大,很容易出现吃食过多的情况,所以在投喂的时候要定时、定质、定量。
鸵鸟的养殖方法
促进其运动。喂水的次数控制在四次以内,平时要饮水干净、卫生,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除了喂养方面的问题,还要注意定期消毒,清除掉养殖场所的粪便、剩余饲料残渣,每天要清洗饮用水器具。合理的拔掉身上的毛,不过要等到温暖的季节,力度不要太猛了,注意腹部的羽毛不拔掉。成年鸵鸟养殖饲养:要根据喂养的目的来提供不同的饵料,细节的处理上也是要根据产蛋恢复期、产蛋高峰期、休产期等来喂养。日常管理工作:平时要做好垫草、垫沙的卫生工作,消毒、清理好再使用。投放食物要选择安全、卫生的,不要喂养了有毒的植物。应用水器具、食槽等要做好按时清洗、定期消毒措施,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