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日常管理
1、温度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室可以低保育箱6℃。
2、湿度刚孵出的雏鸟肌体中含有大量水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消肿,又不至于造成脱水,一般湿度控制在60%~70%,在高温多雨时节要勤换麻包垫。
3、通风大量的排泄物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雏鸵鸟的眼睛、呼吸道都有危害。
4、光照为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在夜间采食活跃,照明灯泡用100瓦的白炽灯。2月龄后,如果雏鸵鸟发育正常,夜晚可不开照明灯。
疾病防治
1~3日龄雏鸵鸟要用碘酒做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鸟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应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 到控制,病雏得 到及时治疗
繁殖技术 :
1)繁殖季节:鸵鸟的繁殖季节为3-9月,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几个月,就要做好鸵鸟分群,如1公2母或1公L母,为交配做准备。要求种鸟不要过肥,否则繁殖能力差。
2)产蛋:鸵鸟交配后1周左右便开始产蛋,一般每隔1-2天产1枚蛋,多在下午3:00-7:00时。产蛋高的每隔l天产1枚蛋,产12-20扳蛋后休息l周左右,然后又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也有连产40枚蛋才休息的,这与饲养管理有关。种蛋的受精率为60%-90%。
3)种蛋的收集:鸵鸟产下的蛋,应及时收集,防止夏天长时间暴晒,冬天不能受冻。取蛋时要轻拿轻放。
4)种蛋的清洗:收回的种蛋应立即清洗,防止微生物污染。清洗时好用流动的温水。若在盆内洗,每洗1个蛋后应换水,清洗时间不超过2~ 3分钟,然后自然干燥,不用湿布擦。可用1%来苏尔消毒。
5)种蛋的保存:种蛋保存时间不宜太长,多不要超过2周,以l周为好。较长时间存放,应将温度控制在13C-18℃,湿度30%-40%为宜。一般是侧放,储存中不必翻蛋,破损的蛋应剔除,防止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