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几乎无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天然饵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为贪食,特别爱吃鱼卵。
亲鳅产完卵后,如果不及时取走,往往会把自己产的卵吃掉。泥鳅觅食主要是靠口须来完成,它的5对触须既是“探测器”帮助寻找食物,又是“过滤器”帮助分拣食物,可口的送入口中,不可口的弃掉,边吃食、边寻找、边移动。由于泥鳅取食广泛,所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往往能起到“清洁工”的作用。
雌鳅的怀卵量除个体差异外,与其体长有很大关系:体长8厘米的雌鳅怀卵量约为2000粒,体长10厘米的雌鳅怀卵量约为7000粒,体长12厘米的雌鳅怀卵量约为13000粒,体长15厘米的雌鳅怀卵量约为15000粒,体长20厘米的雌鳅怀卵量约为24000粒。泥鳅的卵为圆形,米黄色,半透明,卵径0.8-1毫米,吸水后达1.2-1.5毫米。水温20℃以上时,孵化期为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