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知识--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4、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菌引起的。
症状:水霉菌寄生初期,肉眼看不出症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 蔓延扩散,似灰白色的棉毛。病鱼游泳失常, 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若鱼卵上布满菌丝,终导致死鱼卵 。
防治方法: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小心,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3%~5%食盐溶液浸洗病鱼5min, 再用青霉素80万单位加入100 kg水配成溶液浸洗10min;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伤口;用400 mg/L食盐与小苏打(1∶1)合剂全池泼洒或用 2~3mg/L亚甲基蓝全池泼洒,隔2d再泼洒1次。
黄颡鱼养殖成本分析与发展趋势
2、黄颡鱼养殖现状
黄颡鱼属于小型鱼类,形状奇特,脊椎和背鳍上有锯齿状硬棘,曾经是从水体中去除养殖物体之一。但它的肉质,味道好吃,营养丰富,一直是桌上的美味佳肴。
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和滥捕鱼类,自然生产量逐年下降。但市场需求尤其是韩国市场的需求激化了养殖业发展。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养殖史,且主要是分布在湖北,四川,辽宁,江苏,浙江等省份。
黄颡鱼的鱼苗养殖,通过捕捉自然苗条过渡到人工繁殖,即人工饲养,人工催产和孵化,大规模养殖育种,人工繁殖技术和育苗方面日益成熟。逐渐建成黄黄颡鱼(原)种场,并进行了选择性育种,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性别控制研究,努力提高黄颡鱼的质量。
黄颡鱼育苗期的水质培育方案
培水方案:
水花入塘前2天开始培水,用黄金藻源500克/亩.米+益菌生500ml/亩.米。若底质较肥,黄金藻源用量可减半;若底质无淤泥或较清瘦,则建议加配合饲料1.5公斤。隔天一次,连用3—4次。目的:使浮游动物从轮虫、枝角类、甲壳类、红虫依次繁殖、生长,形成黄颡鱼苗所需的饵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