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水质管理及日常工作
1. 在黄颡鱼养殖中,应注重对水质的检测调节,黄颡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当水质较差时,易感染细菌病菌等,当亚盐含量较高时,也易引起黄颡鱼中毒,导致大量死亡,恶化水质。
2. 日常保持检测水体指标,定期进行调水工作,水质良好。
3. 定期打样解剖观察,主要观察肝脏、肝、肠道等器官,使用相应动保产品进行保健。
4. 加强日常巡塘工作,发现鱼浮头缺氧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开增氧机,使用增氧药物,增加水中溶氧,根据天气原因,合理开关增氧机,避免长时间使用增氧机导致水体浑浊。
5. 根据天气条件适当投料,天气恶劣时,鱼采食较差,适当减少投料量或停料。同时水温对黄颡鱼吃食好与差,多与少有一定关系。
鱼病知识--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3、车轮虫病
病因:该病车轮虫寄生所致。
症状:虫体寄生鱼的皮肤、鳃、鳍等部位,刺激鱼分泌大量黏液,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病鱼焦躁不安、离群,严重感染时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镜检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黏液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黄颡鱼鱼苗、鱼种,多发生于春末秋初。
防治方法:车轮虫病的防治可以通过硫酸亚铁铁合剂与硫酸铜联用全池泼洒进行防治,并使用水稀释三千倍之后的中水车轮净进行全池泼洒。
黄颡鱼种苗培育管理
黄颡鱼种苗培育方式
为了提升黄颡鱼鱼种的培育质量,通常是在单位面积较小的鱼塘,进行苗种培育,一般是投放3 ~ 4cm苗种,长到超过10cm 时分塘,挑选雄性个体或规格较大的成鱼进行培育养殖,当养殖技术成熟时,可适当投放1cm 水花进行养殖,长到10cm 时再分塘饲养,有效控制成本。培育2 ~ 6cm 鱼苗时,以鳗鱼粉料为主投放料,逐渐转变为颗粒浮料喂投,粉料喂投时用吊筛喂料,浮料投喂时在饲料台商投喂。同时需要根据水温,鱼体体重进行合理饵料投放,并控制清晨、傍晚投料喂养时间。
黄颡鱼养殖方式
常见的黄颡鱼养殖中,有多种人工养殖方式,如单养、混养、池塘养、水库养、网箱养等,采用不同养殖方式,可收获不同的黄颡鱼产量,产生不同的经济收效。
黄颡鱼单养池塘管理
鱼种投放密度
在养殖黄颡鱼时,其佳养殖体重为15 ~ 35g,规格为10~ 15cm,在进行黄颡鱼套养时,需要注意放养规格,同时池中不能培养其他凶猛性肉食鱼类。通常养殖池塘内投放量为约2500 ~ 6000 尾/667m2,100尾鲢鱼、60 尾鳙鱼进行配养,实现水调控质,配合投喂饲,当黄颡鱼重100~ 150g 可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