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鱼苗种苗批发大口鲶鱼苗新报价丁桂鱼苗养殖技术免费提供
面向全国---广东茂业水产养殖基地
产品分类: 底层鱼类
产品简介:一种比较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有着丰富的营养,有“水中人参”的称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的增加,野生的资源已经满足不了所需要的了,所以兴起了人工养殖泥鳅。
产品名称:泥鳅鱼苗
大口鲶鱼苗种苗产品分类: 底层鱼类
产品简介:南方大口鲶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高、病害少、耐低温等优点,是适合推广养殖的名优鱼类品种。
产品名称:大口鲶鱼苗
丁桂鱼苗种苗
产品分类: 底层鱼类
产品简介:丁桂鱼,厚实软糯的鱼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Q弹的口感无可挑剔。刺少肉嫩,成菜很鲜美,是好吃的几种常见淡水鱼之一。
产品名称:丁桂鱼苗
养殖方法:
1、场地的准备:泥鳅经过多年的繁殖,有着很多的养殖模式,有网箱养殖、稻田养殖以及我们大家比较多见的池塘养殖,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池塘养殖的模式。首先呢我们要选择养殖的池塘要求能够避风、向阳、水源比较充足、水质不用太好的地方,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是不是特别的高,但是一定不要被化学药剂和农药污染。在进行养殖泥鳅之前我们大家需要对池塘进行一次的消毒,然后在适当的培养一些水生的植物,这样子是为了给泥鳅的生长提供一个遮荫、安静的家,也可以提供一些天然的饵料。
2、放苗:我们大家呢一定要选择体表光滑、没有病害、体表没有损伤的、活力比较强的泥鳅苗进行养殖,还有就是放养的泥鳅苗一定要选择体积差不多大的,这样方便于我们对其进行管理,投喂食物也比价好掌握。在发苗期前一定要对苗种进行消毒的处理,可以用含有百分之二的食盐溶液进行浸泡十分钟的时间,这样子可以消灭体表的细微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放苗的时候要注意养殖的养殖密度,养殖的密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病害,养殖的密度越低,就会浪费很多的水资源和饲料,一般三厘米左右的幼苗每平方米可以放养一百尾,而五厘米左右的幼苗每平方米可以放养六十尾,养殖的环境好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加,不好的话可以相应的减少。
3、水质管理:泥鳅虽然对于水质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除此以外做好水质的管理可降低养殖的成本,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以使成本有所降低,所以养殖泥鳅时候一定要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大化的关键。水质要求肥、活、爽、嫩,在养殖时,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水质肥度,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而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4、丁桂鱼池塘养殖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东西向,长方形。池中可有少量沉水植物,要求注、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2池塘消毒:以常规方法消毒,用生石灰75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在清塘消毒一周后即可投放鱼种,提倡早放养、早开食、早生长,一般在水温10℃左右进行,亩放体长8~15厘米的丁桂鱼种1000~1500尾。下塘前用3~4%食盐水浸洗5~8分钟。
4饲料:投喂含粗蛋白28~32%配合饲料。放养前要施足基肥,饲养期间根据水质、水色,定期施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可结合使用,培养足够的浮游生物。但要注意调节水质,适时加注新水。主养丁桂鱼时不宜混养鲤、草、鳙等食物竞争激烈的鱼类,可适量混养鲢鱼。
5、大口鲶鱼苗饲养管理
1投饵 刚下池的鱼苗只能摄食到人工投喂的饵料,极少捕捉到浮游动物,所以多次适量投喂。一般每万尾鱼苗每天投喂熟蛋黄6-10个,并辅以新鲜猪血、奶粉、豆浆等。随鱼苗个体的长大,就可以投喂未经筛选的水蚤、摇蚊幼虫、水蚯蚓 ,蝇蛆及各种小家鱼苗,也可用豆浆、奶粉、猪血、绞烂的鱼肉糜、人工配合饵料2水质管理 鱼苗刚下池时,水深在40-60厘米,待鱼苗体长达1厘米以上时,逐渐加深,当苗种体长达到3一4厘米时,水深应控制在80-100厘米。水质要求清新,浮游动物丰富,透明度应控制在35厘米左右,水温好在18-22℃,经常有微流水对流,以防止水质过肥或老化,这样培育苗种成活率高,体质好,且个体均匀。如果水温过高,苗种易患出血病,应加注深井水,降低水温,同时可用消毒灵、鱼血散等药物进行防治。6、大口鲶鱼苗鱼种培育
1.放养 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200尾,饲养15天左右,当池内约有半数个体达到5-6厘米时,就要清池过筛,分级分池放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5-40尾。当池内约有半数个体长到8厘米时,再次清池过筛,此时每平方米只能放15-20尾。待鱼种长到10-12厘米的规格时,即可放入大池开始成鱼养殖。
2.饲养管理
1投饵 鱼种培育阶段前期的主要饵料是水蚯蚓,其次是相应规格的家鱼苗、蝇蛆等。每天投4次,投饵量为鱼种体重的20%左右,当鱼种体长长到5厘米时,就可开始用一半活饵料,一半添加引诱剂的配合饵料进行食性转化,整个转食过程需7-12天。转食期间日投饵两三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5%。当发现有80%以上的鱼种摄食饵料时,就可逐渐递减诱食剂的用量,直到完全不用。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10%,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
2水质管理 鱼种培育池的水质要求清新,pH值6-8,溶氧5毫克/升以上,水深1米左右。注意早晚巡塘观察鱼种的活动情况,经常清晒饵料台,定期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每次加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5左右较好